“倒萨战争”滋生大乱
殷 罡
伊拉克乱局的起因是“倒萨战争”,是战争打开了潘多拉盒子。没有那场战争,自然没有今天的乱局。伊拉克乱局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更多的是由于美国战后重建措施的荒唐、伊拉克潜伏危机的总爆发和外来恐怖势力的介入。
潜伏危机首先在于少数派通过高压和暴力实现的稳定是脆弱的稳定,一旦萨达姆的独裁统治被推翻,占人口多数而又屡遭压制的什叶派必然要追求最大的权利份额,从而酿成新的危机,何况他们还有强大的什叶派邻国的支持。
以往的伊拉克政府尽管不得人心,但管理体制是健全的。维持了35年执政地位的复兴党尽管演变成了萨达姆独裁统治的工具,但它毕竟是一个跨宗教民族的现代世俗政党,较之追求政教合一和强化教派对立意识的宗教政党更符合政治现代化和民主化的要求。正因为如此,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曾提出“倒萨”而不解散伊拉克复兴党的战后重建方针。这同当年美国“只擒诺列加”的“巴拿马方式”多少有些相像。但布什总统并未采纳“鲍氏方略”,而是听凭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控制的占领当局彻底砸烂了伊拉克的国家机器,将复兴党、伊拉克军队和强力部门统统解散,数十万原本可以转变为新体制中坚力量的职业军人、警察和管理人员被推向了对立面。而这正是在暗处跃跃欲试的“基地”恐怖组织梦寐以求的。
“基地”组织对伊拉克的渗透早在战争初期就开始了,目的是通过抗击美军和对什叶派的恐怖袭击挑起伊拉克内战,阻止巴格达落在什叶派手里,并让美英等国长期陷在两河流域的血泊中。
应当说,在“基地”组织发动的几百次恐怖袭击面前,伊拉克什叶派保持了高度的忍耐,但在今年2月什叶派清真寺被炸毁后,激进什叶派武装终于失去了耐性,开始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教派仇杀。
外国军队的持续存在是乱局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尽管联军在战后得到了安理会第1511号决议的授权,转变为“协助维持伊拉克安全与稳定”的多国部队,伊拉克总理最近也要求延长多国部队的任期,但外国军队毕竟是外国军队,在伊拉克新军队单独执行任务能力增强的情况下,外国军队撤离得越早越好。只要伊拉克人实现了自己保卫自己的目标,外来的恐怖分子就可能陷入四面楚歌,安全局势就有可能实现根本性好转。
但伊拉克政治的“黎巴嫩化”已成定局。为了安抚什叶派,美国不得不接受了什叶派的要求,采取了有利于什叶派发挥人口优势但又必然导致教派对立的“单一选区比例代表制”的选举方式,伊拉克的政治动荡即便在安全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善之后也会持续下去。
(作者为社科院西亚非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梅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