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份搁浅的“野猪猎杀令”(热点新闻)
白斌
前不久,由于黑龙江野猪繁殖失衡,导致出现了毁田伤人的“猪进人退”现象。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黑龙江省林业厅批准鸡西市可以猎捕100头野猪。消息一经媒体报道后即掀起舆论的轩然大波,哈尔滨市大量市民反对黑龙江省林业厅批准的野猪猎捕计划。 无独有偶,近日,安徽10万野猪“越轨下山”破坏生态平衡以致伤人、毁田事件频发,安徽为此成立专业狩猎队,“人猪大战”一触即发;舆论关注,猎捕行动激起各方“口水战”。迫于压力,“野猪猎杀令”暂时被“叫停”。
野猪繁衍失衡毁田伤人
“我一家人辛苦种的几亩苞谷地,不到一天的时间全被野猪拱翻了!”11月20日,记者在霍山县采访时,当地一位村民一脸无奈地告诉记者。据当地县政府负责人介绍,野猪的繁殖失衡影响了当地部分地区农作物的产量,并且对当地老百姓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现在野猪的泛滥已经成为县政府一件十分头疼的事情。”
据安徽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安徽省,5年前野猪数量就达到了3.84万头,目前这个数字就更大了,估计有10万头左右。
记者在安庆凤凰村现场看到,野猪大面积毁损农作物的情况令人吃惊。大片的耕地被野猪拱得七零八落;农民刚种下的洋芋种子被野猪掏出吃掉,农家肥裸露在外;有些已长出苗的洋芋地,多处被野猪拱坏,残存的洋芋苗开始干枯、萎缩;有的地由于农民没有种子再补种了,土地被迫放弃耕种,杂草丛生……”
鉴于野猪的肆虐横行,日前,安徽省林业厅正与安徽省公安厅协商,报省政府批准后,在全省16个县(区)、112个乡镇设立野猪猎捕区,允许以乡镇或行政村为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猎枪,实行实名配购、集中保管、需时取用的管理方式;划定配枪狩猎野猪区域,市县林业部门批准并公布年度猎捕野猪的限额;同时,成立专业狩猎队,根据野猪的生物学特性及适宜狩猎季节,对野猪进行集中捕杀以控制野猪泛滥所带来的威胁,但猎捕还没有执行,各方质疑的声音便不断传来。
“猎猪行动”激起各方“口水战”
野猪在我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据了解,12年前,我国即明确禁止猎杀野猪,12年后,包括安徽、河南、浙江、黑龙江等全国各地都传来了野猪肆虐的消息。专家估计,现在全国的野猪数量已经可以百万计,杀与不杀,该怎么杀,杀多少,一时成了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此次安徽的“猎猪行动”还未执行便搁浅,所引发的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点,据安徽省一位野生动物保护专家介绍说:“野猪伤人、破坏庄稼的确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但一纸‘猎捕令’下去集中捕杀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再次破坏,同时也可能会打击人们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而且合法猎捕野猪一旦开始可能会使非法捕猎野猪者在利益的驱使下大肆‘屠杀’,因此,目前捕猎野猪是否科学,还有待探究。”其次针对安徽省部分地区野猪泛滥成灾的说法,该专家也表示了质疑,他说:“一条平衡的生物链绝对不会让哪一个物种泛滥成灾,成灾恰恰说明了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远未达到平衡。”
“猎杀令”能否控制野猪泛滥
面对捕杀野猪所引起的各方争议,杀还是不杀成为人们争辩的焦点。如果不采取捕猎的方法,那么采取什么方法才是控制野猪泛滥的最好方式?黑龙江省有关部门批准猎捕野猪引发争议后,佳木斯市准备实施另一套应对“猪患”的方案——驯养,以代替广受争议的“人猪大战”。同时,有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提出,“其实治理‘猪患’最根本的办法是采取退耕还林的措施,只有人类不再侵犯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护好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才是解决当下野猪‘反击’人类的惟一途径。”
许多被访者认为,无论驯养还是退耕还林,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生态环境恢复到自然的平衡状态,使野猪回归到它们本来应该繁衍生息的自然环境中去,但这还需要一个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过程,而目前给安徽、黑龙江等诸省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威胁的“猪患”才是当下亟待解决的矛盾。因此,面对争议,政府采取何种方式去消灭“猪患”对未来出现同样的情况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笔者也希望那些遭受“猪患”困扰的人们早日回归到最初安宁的生活。 (责任编辑:梅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