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晨报报道的《专家建议把明城墙“串”起来》一文引起强烈反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段进教授提出“串联”明城墙设想,目前课题还在进行框架研究,晨报约请一些专家对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串联”新方案:建设步行道
东南大学段进教授自5日在给全省26位副市长作的讲座上提出“串联”明城墙的设想后,语惊四座,受到了来自专家和媒体的共同关注。 “目前已经和规划局沟通了两次,他们很重视。”段进表示,至于最后到底能不能付诸实施,还要看具体“串联”措施的可行性和政府的决心到底有多大。继“绿化带”串联方案之后,段进昨天再提出用“步行道”串联的方式。
据他透露,阅江楼东面的一段城墙毁坏非常严重,连墙根都没有了。对于这种现状的城墙,可以考虑在原遗址上建立步行空间,即公共开敞空间。“可以在步行道上种树、开道,让市民以后每次在步行道上走过都能记得下面是明城墙遗址。”
文保官员:“串联”可能难度大
江苏省文物局文保处副处长束有春有不同见解。他提醒“串联”明城墙的难度非常之大。“首先极有可能触犯《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的原则之一是不能破坏其原真性,这样大面积“串联”明城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破坏城墙作为文物的价值。”让束有春不乐观的还有一点,经过600年的发展,南京明城墙部分段落已经被交通隔断,而在城墙附近的大量的民宅和工企单位也是非常棘手的因素,这些都必须被考虑进去。
规划官员:“串联”不是新鲜概念
南京市规划局综合处王处长看了晨报报道后认为,“串联”明城墙并不是个新鲜的提法。“去年出台的《南京明城墙风光带规划》就把‘串联’当作规划的重点。”据王处长透露,规划中确定了中华门景区、台城—九华山景区、神策门景区、狮子山景区、石头城景区5个一级景区,东水关—白鹭洲公园、中山门—月牙湖等7处二级景区,这些“风光带”的陆续建成,将确保市民可以围明城墙绕一圈。
在种种不同声音面前,提出设想并将之付诸行动的段进教授很希望促成此事。明城墙需不需要“串联”?怎样“串”才是最佳方案?怎样保护明城墙才能让它更能体现自身价值?晨报今天开通025-84701110热线,欢迎市民讨论。
明城墙尚无自身保护规划专家盼其早点出炉
“串联”明城墙并不是江苏省文物局文保处副处长束有春最看重的事儿,他最着急的是明城墙自身的保护规划早点出炉。
据介绍,南京明城墙保护的第一层就是城墙本体即墙体的保护,这是国家重点文物,为绝对保护对象。《南京明城墙风光带规划》是针对明城墙风光带而制定的规划,到现在为止作为南京市重要文化遗产的明城墙还没有针对城墙自身的相关保护规划出炉。“南京市文物局一直在忙着拟订规划,本来打算年底做好,但现在不知道能不能完成,而且完成之后还要经过一系列报批程序。”束有春建议段进可以把自己的提议向南京市文物局反映,“看看有无可能把“串联”的构架和具体方案融合到明城墙的保护规划中”,这样既能丰富明城墙保护规划的内容,又使得段进的提议在规划明城墙的同时也能很好地保护城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