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福州是全国最早推行“农改超”并取得成功的城市,其成功的奥秘在哪?
政府强力引导是成功的关键
长期负责“农改超”具体工作的福州市贸发局市场监管处的王作枢先生表示,政府强有力的引导是福州“农改超”取得成功的关键原因。
2002年元旦,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部署“农改超”工作。市政府将“农改超”列为当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并要求各区、各部门主要领导负责此项工作。改造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退市人员的安置,对此,市政府拿出1000万元资金,各区政府也拿出相应的配套资金,给退市人员一定的补偿。同时要求改造之后的生鲜超市要吸纳一定数量的退市人员,并鼓励退市人员到尚未改造的农贸市场继续从事经营活动,也可以在获得政府提供的补偿金后另行自谋职业。
统一规范高门槛保证高质量
福州市贸发局市场监管处黄国忠处长向记者提供的一份“福州市农贸市场超市化标准规范”表明,那些不具备经营条件的商家被挡在生鲜超市的门槛之外,确保了“农改超”项目的质量。
按照这个规范,生鲜超市的投资主体必须是具备法人资格的注册公司,经营规模必须达1000-3000平方米,超市的营业时间应达14小时以上。在经营范围上,新建的生鲜超市要以农贸市场的经营品种为主。在商品质量和安全保障上,要求超市要有专门的质检人员,不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商品要实行明码标价,要定期检测计量器具,保证合格率达100%,不短斤少两,要配备专职卫生保洁人员,保证场内整洁、干燥,无蚊、蝇、鼠害等,要配置合格的消防器材和报警装置,无安全隐患等。
市场化运作彰显超市无穷活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福州的“农改超”项目全部由民间投资,国有资本完全退出超市的改造和经营,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投资经营主体,所有具体的经营行为政府一概不介入、不干预。这种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使改造后的生鲜超市获得了无穷的发展活力。由于规模化经营和商品基地建设,“农改超”之后,生鲜超市的一些商品甚至比原农贸市场更加便宜。
在福州,生鲜超市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它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去超市购物,不用讨价还价了,不用担心秤有猫腻了,商品质量特别是食品安全相对更有保障了,购物环境也舒适了许多。这些都是“农改超”给市民带来的实惠。览本版撰文/本报记者邵凌丰田家鹏 陈泥 陈心晖 实习生 张小琴 朱果萍 黄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