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担负大面积供热任务的热电锅炉烧用劣质煤导致“罢工”,12月3日起乌鲁木齐市共计400万平方米范围内的上万户居民住宅及单位停暖。4日,乌鲁木齐的室外最低温度已达零下11摄氏度,不少市民家中温度已降至10摄氏度甚至更低。 至5日18时,停暖已持续近70个小时,有关企业正在加紧开展抢修工作。(据12月6日新华社)
据悉,这次事故的罪魁祸首是劣质煤。据电厂负责人介绍:450吨1号锅炉因燃煤质量问题导致锅炉停机,锅炉炉膛焦砟板板结严重,厚度已达一尺左右;两个班组80名工人24小时轮班清砟,大概需要三天至五天才能完成。如此严重的事件,把原因全推在“劣质煤”身上,显然是难圆其说。
对于炉膛焦砟板监测管理的失职,暂且不论。从另一方面看,作为一个如此之大的热电厂,拿着百姓上缴的取暖费,却买进来如此之多的“劣质煤”,并因此造成如此重大之事故,直接危及百姓的权益,任何理由都难辞其咎。这次严重的公共安全事故,从某种意义上看,是垄断企业“绑架”社会和公众的又一个鲜活例证。
对于处于垄断经营地位,既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又不能接受有效社会监督的热电厂和供暖企业来说,买点“劣质煤”,或者对炉膛焦砟板监测不力,或者即使监测到炉膛焦砟板厚1尺却无作为,也许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由此凸显供暖市场上一个长期存在的现实: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公众只能被迫接受不断涨价的“暖气”产品和劣质服务,市民生活和整个社会,随时可能被垄断企业“绑架”。
乌市的这次大面积停暖事件,也许将随着12月6日18时的恢复供暖而很快过去。但是,这次事件留给我们的警示和教训,却需要好好咀嚼与反思。供暖只是一个方面,诸如通信、石油、天然气等其他垄断行业也应引以为戒。(生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