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8日讯(记者刘新国)“这个小棚伴随了我10年零1个月,我要和它合个影,留个纪念。”在违章建筑拆迁现场,看到城管拆迁人员抡起手中的铁锤,杨淑贞依然对这处四处撒风的破旧售货亭恋恋不舍。可是这种不愉快心情只维持了一小会儿,当她在志愿者的簇拥下,走进造型美观的“志愿者爱心亭”后,杨淑贞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 亭子上那个由红心、白鸽和双手组成的志愿者标志,为这个亭子赋予了“爱”的含义。
这是在本月7日上午,发生在市区白石社区旧城改造现场的真实一幕。在这一天,杨淑贞和她的女儿告别了10年前的违章建筑,欢欢喜喜地搬进了“新家”——“志愿者爱心亭”。
事情要从今年夏天说起。在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城管部门7月份开始对白石社区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对辖区内的违章建筑进行清理。拆迁过程进展顺利,可是当拆迁至白竹街时,意外情况发生了——一处违章建筑的主人杨淑贞将自己的“家”死死护住,可是她什么话都不说,只是在默默流泪。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拆迁工作陷入了僵局,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女主人如此“非暴力不合作”?经过城管部门的实地走访,原来杨淑贞身患婴儿瘫的丈夫在2001年离开人世,杨淑贞带着女儿晓燕(化名)艰难度日,晓燕还在技校读书,她们娘俩的生活来源和晓燕的学费都是靠这处违章建筑改造的小百货商店。“人心都是肉长的,虽然杨淑贞的违章建筑是我们的拆迁对象,可是我们也不能对娘俩艰难度日视而不见。”芝罘区城管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张宏感慨地说,“我们7名队员当场凑了1000元,捐给这对苦命的母女。”
“违章建筑终归要拆,可是违章建筑拆除后,杨淑贞母女怎么生活?这个问题无情地折磨着我们。”在下达了强制拆迁令之后,张宏也很痛苦,“违章建筑不能一拆了之!”事后,城管部门联系了团市委和市志愿者协会,希望他们能对这对母女伸出援助之手。市志愿者协会第一时间向志愿者发出倡议,10支志愿者服务队捐款1万余元,志愿者在城管部门特批的地方,为杨淑贞母女重建一座新的售货亭。“志愿者爱心亭”落成当日,芝罘区城管行政执法大队还送来了4000元钱,并郑重保证:“晓燕以后的学费,由我们大队全体党员负担!”
随后,记者从市城管部门了解到,自从2003年实施旧城改造以来,我市已拆迁违章建筑近10万处、30余万平方米,但强制拆迁的只有两户。“严格执法、有情操作、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是我市旧城改造违章建筑拆迁的一条原则,“志愿者爱心亭”的建成更彰显社会和谐,为魅力烟台书写了浓重的爱心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