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中央电视台“品三国”而一夜扬名的易中天,最近被各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真可谓借风扬帆如日“中天”。因此,便有一些学者或读者群起而攻之,说学术只是写字间的事情,不应该拿到电视上、拿到大庭广众去卖弄;说易中天作为一个学者,缺乏一个学者应有的风度;说易中天所品的“三国”里“有着太多的个人情感”……絮絮叨叨,剑拔弩张,看其架势,似乎欲使之体无完肤而后快。
其实,要我说,针对易中天几乎所有的指责都是吃不上葡萄———骨子里的酸!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历来把文人定格为一介书生,实际上,也就是“书呆子”的代名词。“学者应有的风度”是怎样?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总觉得文人就应该老老实实地待在书房里;就应该青灯黄卷,笑料百出,不食人间烟火;就应该弱不禁风,颠三倒四,布衣槁项,穷困潦倒。易中天(其实还有早些时候的余秋雨,还有更早些时候的王朔)的出现,无论是理论还是行为,从根本上颠覆了这种固有的“本应该”。由此,易中天的被“千夫”所指,也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易中天并没有错。说到底,文化人或学者所从事的工作也只是社会工作360行中的一行,作家也只有在吃饱肚子和穿暖衣服的前提下,才能去专心致志地研究学问。何况,文化本来就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落实到文化人自己的头上,为什么就要求其寂寞、要求其固穷呢?企业家可以发财致富,公务员可以加薪、晋升,易中天为什么就不能靠自己的努力(哪怕是天分)成名和富有?严肃的学问、深奥的学问、专业的学问需要专家们去一丝不苟,可是普通大众同样需要雅俗共赏的、趣味盎然的文化去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此种情况下,在大学里教文学和美学的易中天“偶尔出去打一下野食”,又何乐而不为?一些人之所以打着“学术是可以争论”的旗号针对易中天不遗余力地去毁之、议之、谤之,无非就是因为以前与他们一样默默无闻或者还不如他们的易中天突然头顶上有了光环,无非就是因为易中天的书可以至今印刷到75万册并且拿到了12%的高额版税,无非就是易中天如今稿约不断、邀请不断、粉丝如潮……于是,有些人不自然地便露出了自己“皮袍下面的小来”。时常有人庄严地宣布没有寂寞就没有文学和艺术,然而,面对喧闹多彩的世界,谁又能真正抵挡那射向他的寂寞的箭镞?善于拼搏、与时俱进的人思考的是如何去争取各种机会来证明自己,无可奈何者则因困惑而寂寞、又因寂寞而对别人的成绩暴跳如雷。
易中天的名和利都是靠自己正当争取来的,不需要躲躲闪闪。在百花齐放的今天,为了各种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我们呼唤更多的王中天、张中天、赵中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