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叫唐基石的人以报社记者名义,给中南某省一个盛产煤炭的地级市市委书记和市纪委书记发电子邮件,声称掌握腐败证据,索取50万元赞助费,因此获刑11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被假冒记者唐基石敲诈过的市委书记和市纪委书记很快就因贪污落马(见今日本报A11版)。
这几年关于贪官的案发可谓“稀奇”不断,前几年有被小偷偷出来的,有被情妇“咬”出来的,有离婚离出来的,去年又发生了搬家搬出来的,赌博赌出来的,现在又出现了假记者敲诈出来的!
这几年假记者泛滥,这些假记者之所以也能成为一种“产业”,正是因为他们有赖以生存的土壤,更有的地方明明知道人家是假记者,却还是热情接待,红包送上,至于什么原因很清楚,为的就是那点“好人好事”怕被别人知道,引起上面的注意。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那些假记者毕竟不是江洋大盗,没有把柄攥着,不敢“霸王硬上弓”。只要为政清廉,堂堂正正,合理合法,那些假记者就是找上门来也无处下牙。换句话说那些假记者也不会找一些作风正派的党政干部。其实假记者的手段也高明不到哪里去,无非是“捕风捉影”。但话也说回来,某些地方的相关部门还真得向这些假记者学学“捕风捉影”的本事。
不久前,某地突然假记者云集,一查果然这里问题重重,这也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哪里好招惹假记者,哪里习惯于向记者塞红包,哪里动不动就拉上人墙拒绝真记者采访,那里就肯定没好事。从这个角度看,假记者也堪称一条值得追踪的“反腐线索”。
岳 红(安徽 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