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经过三天时间的清理发掘,到昨天,蒲江县鹤山镇飞龙村盐井安居小区发现的战国船棺现场清理工作基本结束。在近两天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具有“巴蜀图语”的印章、精美玉璧、完好无损的木梳、桥形币和半两钱等几十件珍贵文物。 其中,“巴蜀图语”被认为是古代巴蜀地区一种至今尚未被破译的神秘文字,对解开巴蜀文化的起源具有重要价值。
古老印章再现神秘“巴蜀图语”
在战国船棺开棺的当天,呈现在棺室表面的众多文物已经让考古人员兴奋不已,也让众多围观者大饱了眼福。而前天下午,考古人员在清理棺底的竹木器时,又意外地从淤泥中发现一个只有指甲盖大小的圆形铜片。当时很多人以为它是一枚铜币或青铜器上掉下的残片,没有太在意。没想到待一名考古人员用清水洗净铜片上面的淤泥,仔细端详一阵之后,突然兴奋地招呼同事们:“哎呀,这是一枚巴蜀图语印章嘛!”
这枚巴蜀图语印章正面左右铸有两个符号,有点像是篆书的“王”字;上下铸有的花纹像是两朵含苞欲放的花蕾。现场考古人员说,在考古界“巴蜀图语”至今还是一个待解之谜。有的专家认为它是古代巴蜀地区曾经使用过的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字,而且已有音符和意符之分,也有专家认为它是一种带有原始巫术色彩的吉祥符号。“先秦时期的巴蜀先民曾经创造了高度的文明,但还没有发现可以准确解读的文字。如果我们有一天能够破译巴蜀图语的含义,也许就此找到了解开众多巴蜀文化之谜的钥匙。”考古专家说。有学者认为,就这一点来看,其作用堪比小说中的“达芬奇密码”。
精美木梳两千年完好如初
昨天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考古人员和参与清理的工人们手里拿着一把毛刷,一点一点地刷去棺室底部的泥土。只要一出现可疑之物,便立即用毛刷蘸上清水洗,直到文物露出本来面目。他们的功夫没有白费,上午10时许,一件半环形的青铜文物被找到,它两端微翘,雕刻有格状花纹。考古人员说,这是春秋战国时期一种罕见的货币,因为其形状像桥而被称为“桥币”。紧接着,考古人员又连续找到了几枚战国时期流通的青铜货币“秦半两”,其上面的篆书“半两”二字清晰可见。
中午时分,一件状似簸箕的竹编物出现在棺底,有人建议用薄木片将它“铲”起来,但马上被现场指挥的考古人员叫停:“别忙,竹编下面可能还有文物。”考古人员用手指头轻轻探索,几分钟后果然找到了一把完整的木梳。这木梳让现场所有人惊奇不已:历经两千多年,它依然完好如初!
玉璧彰显墓主尊贵身份
下午3时许,围观了数天的居民们渐渐有些审美疲劳,就在大家以为考古人员将要收工之际,意外的惊喜又出现了。考古人员在清洗船棺底部最后一块淤泥时,又一件文物开始“露脸”。它先露出了一个半环状,人们以为它又是一枚桥币。随着清洗工作缓慢进行,这件宝物完全露了出来:一个圆环,黑色的,直径约10厘米,表面上雕刻着许多花苞形状的花纹。“难得呀,这是一块玉璧!”现场一位年纪比较大的考古人员惊叹着,他用餐巾纸小心将玉璧一层层包好,放进文物采集袋里。“玉璧是古代贵族阶级专用的礼器,平民百姓是无法拥有的。这进一步说明了墓主尊贵的身份。”
下午4时,船棺“寻宝”工作终于结束了。一辆大吊车开到现场,将船棺的棺室吊离墓室,考古人员将在博物馆为它安一个新家。
本报记者 郭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