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12月9日电(记者王志)位于山东沂蒙老区的平邑县流峪镇年产金银花200万公斤,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过去,由于通信不便,金银花经常滞销,农民一度抛花。如今,流峪镇许多花农通过手机无线上网与安徽亳州等大型中药材市场共享信息,金银花畅销全国,人均增收600多元。
据山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9日召开的全省工作会议透露,山东已基本实现移动电话“村村通”,通移动电话的行政村达到86500个,网络覆盖率达99.5%,建成一大批信息(手机)村、信息(手机)镇。山东许多农民依靠信息化指导生产、销售,由过去的“靠天农业”开始步入“信息农业”,成为现代化农民。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农业人口达到64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71%。一直以来,广大农民对信息的渴望非常迫切。
针对“信息贫困”这一制约农民奔小康的“瓶颈”,山东移动公司投巨资改善农村通信条件,实现了“镇镇有营业厅、村村有代办点”,全省乡镇营业厅总数居全国首位,信息化开始“下乡、进村、入户”。
在著名的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孙集镇石门董村蔬菜大户李玉明用装着无线上网卡的笔记本电脑,在大棚里就可上网了解世界各地行情。如今,寿光菜农和蔬菜经销商90%以上都使用手机和网络查询蔬菜价格等信息,成为全国有名的“信息菜篮子”。
针对农村市场的特定需求,山东移动、气象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还联合开发了“农信通”平台,使农民能够及时掌握防虫防害、市场行情、供求状况等致富信息。
山东省副省长王仁元说,移动信息化对于提高农民技能和发展高效农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助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据了解,目前山东已初步形成贯通乡镇、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部分村、户的农业信息网体系,135个县、1468个乡镇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
根据规划,到“十一五”末,山东将建成较为完备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各类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全省65%的乡(镇)和50%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农村管理信息化。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