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12月10日电
(记者杨三军)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自1989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目前长江流域仍有近50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未得到治理。 “长治”工程仍任重道远。
这是记者从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正在成都召开的相关会议上了解到的。据该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省长张中伟介绍,“长治”工程实施17年来,经过连续治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5%,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实现了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
然而,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性改观,“长治”工程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
张中伟说,目前,全流域还有近50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和近1.5亿亩坡耕地未得到治理;长江上游地区还有4000多条泥石流沟严重威胁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耕地退化、石漠化的面积仍高达近百万亩;长江中游红壤丘陵区还有数十万个号称“生态溃疡”的崩岗;开发建设等生产活动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此外,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地区绝大多数是贫困地区,贫困与生态恶化相互交织的恶性循环,使广大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的边缘。
近几年来,“长治”工程年治理进度已由工程实施之初的6000平方公里减少了近一半,治理进度还相当缓慢,与规划目标相去甚远。
会议确定,“长治”工程在2006-2010年期间的防治重点主要在长江源头区、三峡库区等八大区域。这八大重点区域分别为:两大生态脆弱区,即长江源头区和云贵高原石灰岩地区为主体的石漠化区;两大主产沙区,即金沙江下游和嘉陵江上游;两大主要库区,即三峡库区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两大湖泊水系区,即对调蓄长江洪水有着重要作用的洞庭湖和鄱阳湖所属水系流域。
长江流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流域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上中游地区。其中,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占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63.7%,是流域水土流失分布最集中、程度最严重的地区。1989年,作为治理长江水土流失“龙头工程”的“长治”工程,正式开始实施。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