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12月10日电(记者张晓晶)山东一位石姓农民几年前因犯罪被关押在山东省监狱,在服刑期间他学会了铆焊、机械加工技术。出狱后,他因为有一技之长,不仅找到了工作,后来还当上了老板。现在,他的公司每年都要招收一定数量的刑满释放人员。
中国监狱系统正在致力于提高服刑人员的职业技能,在帮助他们改正恶习的同时,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更加顺利地回归社会。
在上海,服刑人员的文化教育被纳入市教育规划,狱内还设立了成人高等自学考试点,鼓励服刑人员参加自学考试。上海各监狱还聘请音乐院校的教师和民间艺人,到监狱内开设民乐、西洋乐、舞蹈等培训班,开办集邮、书法、剪纸、插花等兴趣班,既丰富了监狱内生活,又让服刑人员掌握了谋生的技能。
中国监狱学会原会长金鉴认为,把监狱办成特殊学校是中国特色监狱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数以百万计的罪犯,长期接受比较正规、系统的思想、文化、技术教育,这在国际上是很少见的。”
经过技术培训,服刑人员回归社会以后,重新犯罪率明显降低。最近两年,山东聊城监狱24.8%的刑释人员被各类企业聘用,62%的刑释人员自主创业,就业率达到87%;通过监狱就业推介机构安置的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为零。
山东省监狱副监狱长齐晓光说,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让他们取得谋生的基本技能,是减少罪犯刑释后重新犯罪的有效措施之一。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监狱在押罪犯构成出现了三个“一半”的特点,即:近一半人年龄不超过25岁,农民超过一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超过一半。针对这些特点,聊城监狱举办了种植养殖、家电维修、小食品加工等辅导班。监狱还定期组织罪犯参加考工定级,32%的罪犯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
近年来,中国监狱系统开始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改善服刑人员的教育质量。一些大专院校和职业学校与监狱合作,由监狱提供教育场所,学校提供师资,主要由政府和监狱资助,对在押罪犯进行技能教育。
中国监狱内第一所学校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地处中国东部的潍坊监狱创办了育新学校,对在押罪犯进行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后来,由监狱对罪犯进行法律和技术等教育被写入监狱法,成为监狱法定的责任。(责任编辑:阎燕)(ā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