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坦白从宽的典型
法庭上,王昭耀作最后陈述时流了泪。
王昭耀1944年出生于山东省梁山县小路口镇后门王村,他是家中老大,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为了供养王昭耀上学,父母卖掉了家里的三间房屋,父亲一人闯关东。有一次,村食堂发了一个粮食做的窝头,母亲舍不得吃,留给从县城上学回家的王昭耀吃,自己吃树皮和草根。说到这里,王昭耀声音哽咽,并流下了眼泪。王昭耀说,父母受了一辈子苦,现在都是快90岁的人了。关押在秦城监狱的日子里,他经常趴在铁窗前流泪,感慨人间的酸甜苦辣。
王昭耀的最后陈述足足有26分钟:
1963年,考上了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水利系。大学5年,一直是用砖头作枕头。让王昭耀引以自豪的是,他在任县委书记时,是全省县委书记中唯一的省委委员,任地委书记时是全省最年轻的地委书记,48岁就当了省委常委。他不仅是他们全家人的骄傲,也是整个村庄的骄傲。
“我在安徽工作了37年,走遍了江淮大地。对我的奋斗和拼搏,党和人民给了很高的荣誉和地位。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忘记了党的培养,以权谋私。遗憾的是,自己醒悟得太晚了。我愿意现身说法,警示广大干部,并争做从宽处理的典型。”
那位参加旁听的教授说,在安徽工作时,王昭耀经常是某一方面工作的典型。他尝到了当典型的甜头,即使成了阶下囚,也忘不了争当典型。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本稿件,须注明来源于《民主与法制时报》,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魏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