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没有面对面见过董事长蒋超良,就是见过,也只能远远地‘景仰’一下;去年他却坐在我们对面,接受我们的‘拷问’。”一名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人士表示。
一切都没有改变,蒋超良仍然是董事长,讲述者仍然是员工。 改变一切的,是交通银行这两年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2005年,交行与英国施罗德资产管理公司合资成立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一些交行员工转战该基金公司,并在筹备期间被派到香港施罗德进行培训。正值此时,交行香港上市,蒋超良带领团队到香港路演,接受外资关于投资交行的各种提问,交银施罗德的“交流生”参与了这次“问讯会”。
“老外就是这样,不管你在国内多牛,也不管对面坐着的是‘亲家’,该问的都问,不回避矛盾和问题,这给我们上了一课。”参加培训的员工对这一幕都印象深刻。
这一幕没有定格。中国入世五年来,一支超过2500万的外资企业从业人员大军已经形成,他们正在改变着中国,改变着世界。
2500万人投身外企
洪小姐今年很幸运,由于其所在公司引入某外资银行,她被派往德国学习半年。“公司每年都会派人到外方总部以及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交流,我们换到国外去工作一段时间,国外的同事到中国来工作,大家互相头脑碰撞一下,视野宽阔很多。”洪小姐的同事说。
这样的“碰撞”机会越来越多,因为到中国“掘金”的外资企业越来越多。2005年,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第三大FDI流入国,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发展中国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470家在华投资。
庞大的投资规模,带来外资企业从业人员的扩张。根据有关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资企业从业人员的的贡献为0.9875,即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每增加1亿美元,可以创造0.9875万个就业机会。
根据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的统计,截至2001年末,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累计吸纳的从业人员达644万人;而根据《2006年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白皮书》,2005年末,外商投资企业在内地吸纳的从业人员约2500万人,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员的10%强。
“危机公关”成口头词
伴随外资管理制度的引进,一场思维变革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
陆家嘴某合资企业经历了一件趣事:公司要求每人完成一份作业,如果发生大地震或者其他大灾难,你会做哪些事情?
开始,每个员工都心里好笑,随便做了份答卷上交。很快,公司非常认真地下发了各种封闭式、开放式提问的问卷,各级部门领导和员工参与了各种级别面试考核,回答问题诸如:如果发生地震你会如何逃生、地震后如果资料全部被毁是否有备份、如何最大程度挽救损失等。
这些答卷和面试考核记录全部被放在个人考核中,“在公司的各种考核中,风险这根弦被拉紧了。”
另一位外企工作人员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公司会每年搞一至两次突击检查。比如,某个傍晚,人力资源部门突然电话告诉A某口令,A传达给B,B再传给C,公司第二日将抽查传递情况。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每年公司有人员结构变动,一旦公司遇到什么问题,每个人有义务通知下属,一旦遇到什么事情,能保证信息传递链完整,信息畅通。
在外资企业,“危机”成为最频繁见到的一个词,“危机公关”、“危机管理”等词汇,这五年来不仅渗透在外资、中外合资企业人员意识中,也开始在中资企业流行。
制度“架”着人走
“合规”、“治理结构”也是近年来挂在人们口头的词汇。“合规”不仅要合国家的法规,还有公司内部的规定。
在外资公司,每个员工都有一个“好习惯”,要有书面交流。A向B请教一个问题,B会将告诉A的内容发个E-mail给A;C下达指令给D,通过E-mail交代,而不能只口头交代;E表扬或批评F,也会通过E-mail;请假要书面、外出要书面、见客要书面。耗神的烦琐带来不少低效,但所有工作都在“纸面”上,员工付出和责任追究,企业有依有据,可以查询。企业岗位职责分明,不许僭越。
一位外资公司人力资源部评估人士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外资企业带给国人观念最大的变化,是制度。在大跨国公司的制度框架内,一个40分的人,到外资企业也能做到60分,因为有制度“架”着他走;但一个40分的人,到了缺乏制度的企业,也许只能做到零分或者负的分数。
伴随着中国入世这几年,各种管理体系在国内构建,“人文管理”、“人本管理”在国内开始出现。《孙悟空是个好员工》等一批职场小说在中国广泛流传,《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成为企业家必读之书,《平安生活》、《SOHO小报》等大批企业内部刊物除了传达企业咨讯,更多是通过文化界、艺术界名流,以诗歌、散文、杂说等方式,倡导生活态度和价值理念。
“也许这些有过外资企业工作经历的人,或许会被聘到国有企业,会自己创业,会到民营企业打工。也许他们会是企业领导,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建立新的制度。现在,跟过去肯定不一样了。”一位人力资源总监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