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股市的迅速上涨极大地刺激了个人投资者的热情。11月沪指涨幅高达14.22%,轻松跨越1900点、2000点、2100点三个大关,成交额突破7000亿元,日均成交量较10月份增长20%以上。股市高歌猛进带动了基金业绩的迅速增长,11月具有可比性的80只股票型基金当月净值全线上涨,牛市使基金成为11月市场上最大赢家。
巨大的赚钱效应使投资者越来越青睐基金投资。统计显示,11月共有17只基金结束募集,首发规模累计在800亿以上。开放式基金开户数劲增15万户,是10月份新增基金开户数的3倍,为同期A股新增开户数的近7倍。进入12月,基金发行规模和新增基金开户数更是呈现井喷式增长。
显然,基金产品凭借专家理财的优势,已成为散户投资者分享牛市收益的最佳渠道。
据了解,在59家基金公司、290多只基金产品中,投资者更倾向选择资产管理规模大、过往业绩良好的知名基金公司的产品,基金市场呈现出强者更强的品牌效应。
作为最早成立的10家基金公司之一,博时基金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长期大牛市必将来临已成不争的事实,但基金投资能取得多少回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公司研究实力和投资管理的能力。因此,即使在牛市环境下,选择基金产品仍不可一哄而上,而应冷静地了解基金公司的过往业绩,选择知名基金公司的产品,才能够更好地防范风险,收获市场成长的丰厚收益。
基民热钱热捧基金
在进行了三天的预约之后,嘉实策略增长基金在前天创下了一个发行日便募集约400亿份的历史新纪录。在发行时间和发行规模上创下了中国基金史上之最。而这只百亿基金已是今年以来第五只规模超过百亿元的基金了。
据WIND资讯统计,11月份以来,共有8只基金成立,合计募集金额达到358亿份,平均每只基金的规模都超过40亿,比去年翻了一倍。这些股票型基金发行后普遍建仓迅速,甚至不少基金主动缩短发行期,以便抓紧时间入市抢筹。这些11月份的新入场基金,表现普遍良好,个别基金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甚至超过10%。譬如,11月10日结束发行,11月15日正式成立的国投瑞银创新动力股票基金,截至11月30日单位净值已达到1.1272元,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达到12.72%,上周一周的净值增长率达到9.30%,表现十分优秀。该基金在11月成立的所有新基金中,无论是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还是一周的净值增长率都高居首位。
前两周刚成立的规模达141亿元的华夏优势增长基金,成立仅仅两周时间,净值增长即达到2%左右,让投资者对大盘基金有了相当的信心。12月7日刚刚成立的工银瑞信稳健成长基金,其两天的发行规模也冲过了百亿大关,达到了122亿多份。该公司投资管理部总监江晖表示,工银瑞信已经具备大型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公司成立之初就以超大型资产管理公司为建设基准,依靠外方股东强大的全球平台,除了建立起完备成熟的投研、风控体系外,公司更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投资研究团队,以谋求为基金持有人带来稳健、可靠的投资回报。
业内人士认为,百亿基金的诞生与A股市场上优质大盘蓝筹股的不断涌现是密切相关的。A股市场容量的空前扩张,为大规模基金的运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事实证明,今年出现的几只百亿基金大都成绩不俗,比之同期成立的中型基金,业绩毫不逊色。
分红大包惹人心动
目前不少基金管理公司推出了让人眼红的分红方案,巨大的赚钱效应通过现金分红的方式真正地震动了那些一直以来将资金放在银行“岿然不动”的潜在的投资者。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股票型基金累计分红总额达到128亿元以上,仅11月份就超过30亿元,分红潮正愈演愈烈。目前已发展到新基金刚渡过建仓期就立即实施分红,而且幅度不小。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市场的逐步走高,以及年终的将近,基金管理公司有将盈利兑现以保持良好的业绩水平并以此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入市的冲动。因而开放式基金的持有人在年前将迎来分红大潮。
据记者统计,最近一段时间,就有不少基金纷纷推出高分红方案。其中,银华基金公司旗下银华优势企业基金将于12月11日实行第8次分红,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红利6.6元。
截至12月4日,该基金的累计净值已经达到2.044元,该基金成立以来累计分红达到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红利10元,累计分红收益率达到100%。而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更是生猛,旗下的易方达平稳增长基金本周初推出了每10份基金分红8.1元的最高历史分红纪录,赢得了市场上一片惊叹之声!
而在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实现了年内净值增长138.25%之后,华夏基金旗下又一只基金——华夏红利基金实现了11个月投资收益超过100%。该只号称为分红高手的基金,在11月13日为投资人每10份基金分红5元之后,其基金净值迅速攀升至1.384元,在短短二十多天内净值增长了0.195元,优异的业绩和高额分红使得基金受到投资人的热烈追捧。
基金购买正当其时
在目前A股市场步步逼近历史最高点2245之际,股票市场的震荡明显加大。对后市的走势不少投资者的观点开始分化,是进场还是退场?一些投资者在热钱不断涌入之际开始产生“恐高”情绪,他们出于对市场回落的预期,开始赎回股票型基金,或是放弃了购买股票型基金的机会。这是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呢?
东吴基金管理公司有关人员向记者表示,其实投资者不必过分担心所谓的市场调整问题,因为小回之后还是大涨,牛市有望持续多年,与其自己去操心何时卖出,不如把这个重担交给基金经理。基金公司作为专业的投资人,会在不同的点位执行不同的操作策略。在目前牛市的大好前景中,购买股票型基金是最好的选择,而不必太拘泥于择时。
东吴基金认为,无论是宏观经济走势、股市制度的改善、上市公司综合质量的提升,还是股市供求关系的平衡、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都预示着中国股市正在步入新一轮的牛市周期。经济的强劲走势和外部环境的完善将给投资者带来一个投资的绝好机会,购买股票型基金正当其时。该公司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贸易顺差持续维持高位,外汇储备已达到1万亿美元;国内居民储蓄总额已达15万亿元;海外资金虎视眈眈,QFII的100亿美元额度即将用完;基金发行提速,今年前三季度偏股型基金发行规模达到1950亿元。资金面的充裕决定了市场的良性发展。
国投瑞银投资总监陈进贤也向记者表示,虽然基金入市时机等基本属于外部的因素,对于基金短期业绩可能有很大影响,但长期来看影响不大。他的观点是:“考虑到结构性牛市行情的持续性、波动性特征,投资人眼光更应长远,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
银华优势企业基金经理陈勤表示,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以及将要推出的金融创新产品等影响,在充裕的流动性支持下,证券市场将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牛市特征。市场热点会在成长类和大盘蓝筹以及价值类之间适度轮动。这样的局面使得基金能够持续地把握住结构性牛市的上涨力量。
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