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口12月10日讯(记者许欣)古玩市场良莠不齐,吃亏上当者大有人在。海南省古玩学会秘书长宋梓亭认为,古玩市场虽然存在丰厚利润,但投资风险相当大,投资古玩需格外慎重。
海口卢先生4年前在藏友处花2万元购得一盾形纹饰座椅,短短几年时间,这把座椅已升值至30万元。 卢先生钻研古玩学问多年,他最初看中的是这把太师椅的材质为花梨木所制,做工精致,据考是清末民国初年的家具。
目前,古玩市场在刮一股歪风,藏友们称之为“新、假、破”,即,以新造的假货,或把新东西故意搞破来冒充古玩。“宝物要随缘而得,求来的是祸,得来的是福,有时可能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省古玩学会于去年成立,现已有近百名会员,其立会箴言是“以尊崇先贤,传承文明为主旨,以历史之鉴映照未来……”学会多名收藏爱好者一致认为,要想练出识宝的“火眼金睛”,要多看书学习,多参与实战,或虚心拜师,从名家处取经,常与藏友交流,见多必将识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