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实 1951年6月出生,汉族,江苏南京市人,大学文化,197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现任中共宿迁市委书记。
1970年11月参加工作,从南化公司磷肥厂基层一步步干起。 1988年12月,任江苏省委组织部综合干部处办公室科长。
1996年11月任宿迁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计划委员会主任,1997年11月任宿迁市政府副市长、市计划委员会主任,
2000年12月任宿迁市委常委、副市长,2001年8月任宿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2年1月任宿迁市市长,2006年4月任现职。
博客书记的政绩观
你在一个地方干事,总要干出一点成绩来,老百姓才认同你。老是在家看报纸、喝茶不干事,省委省政府不满意,老百姓不满意,自己也难受
-本刊记者 张欢 发自宿迁
老把我架在枪口上,有什么意义呢?
人物周刊:您平时上网多吗?
张新实:每天都要上网。车上是最好的上网时间,平时太忙了,在车上看看文件、上上网,很好。我不是网虫,没有沉浸到网络上,这只是我工作的方法。
我一般上网也就半小时,上班这么忙,哪里有时间光上网。
人物周刊:您说自己也关注网络热点,最近的网络热点有什么?
张新实:芙蓉姐姐啊、老徐啊,还有最近的恶搞,我都知道。作为领导干部,最新的时事当然要知道,你面对的是不同的社会群体。
我觉得现在中国的网络还没能管理好,乱七八糟。很多人沉迷在网上,不好。
人物周刊:在您看来,网络在中国发展的最大弊端是什么?
张新实:(笑)这个我不能讲,讲了以后年轻人会对我群起而攻之。
人物周刊:那您孩子会跟您观点不一致吗?
张新实:会啊。他和我的有些看法就不同。
人物周刊:今年有好几位官员开博客,像郑州物价局长,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其中廖的博客个人色彩很浓,谈工作的不多。您怎么定位自己的博客?
张新实:我开博客,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不是为了作秀炒作,就是为了工作,搭起官员和老百姓沟通的桥梁。至于别人说我的不是博客,那是他们的事情,他说他的,我写我的。
博客对我来说,就是推动工作的一种方法,有这样先进的互联网工具为什么不用呢?用纸质媒体、用广播、用电视,效果都有限,不好保留,受众还不多。你想想,现在谁还保存报纸来查资料,都用搜索引擎了!
人物周刊:最近您在“网上宿迁”上说要“提倡细节文明,不让随地吐痰”等等,在您看来,用行政力量解决个人道德修养的边界在哪里?
张新实:这没有边界的。我不喜欢你们所说的“要有明确的边界”,实际上,疏导、规范、强制缺一不可,有时候交替使用,有时候可以强制使用。我跟你讲,现在是教育,下一步就是规范行为,罚款。必须要有人做这个事情。我现在还处在疏导教育的阶段。
网上现在有1万6千多个跟帖,这不是好事情么?我说过,如果这个人敲了一次键盘,至少他会考虑这个事情,再有陋习时他就会注意。
我们没有删帖,大家心平气和地来讨论。不像其他网站,你仔细看可以看出其他网站和我们宿迁网站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人物周刊:有人说市委书记发动同事在网上开博客,是滥用权力。
张新实:我这是一种倡导,并没有强求,不是滥用行政权力。我觉得(开博客)有助于提高干部素质。现在叫干部写个总结报告,半天都写不出来。很多干部都是这样,我说你什么意思啊,你就是搞经济建设,搞理工科的,也还要写个经验报告。我在网上的博文全都是自己写的。
人物周刊:可你的下级们更新频率很低。
张新实:我不苛求。
人物周刊:可你毕竟是市委书记、宿迁的一把手,很多人会认为,你这么做是在用一把手的权威来要求别人,你觉得在做这个事情时,你给自己的定位是一把手还是宿迁的普通公民?
张新实:我定位自己是普通市民。不过你发了实名文章,必然要和你市委书记的身份联系在一起。但是联系在一起也不怕,如果个人的兴趣不符合老百姓的需要,那也不会引起这么大的讨论,更不会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反响。
官员也有自己的兴趣,成天就是铁板一块、板起脸来说教,你们觉得这才是共产党人的书记吗?每个人的工作方法,当然是和他的兴趣、爱好、习惯分不开的,关键是看这对地方发展是不是有利。
人物周刊:通过博客你最想影响哪些人?
张新实:首先是公务员,再由他们来影响其他人。现在很多政策上下不沟通,普通的市民、农民也可以通过博客来了解。
人物周刊:您的博客是在“网上宿迁”这个平台上,您说别的您管不了。现在很多博客很火,一些网站的浏览量很大,您觉得即时显示留言的方式怎样?
张新实:即时显示留言也可以。但如果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攻击国家政治制度,宣传封建迷信,搞人身攻击就不行。因为博客不是私人空间,人人可以浏览。我最近没怎么写博客,不是害怕,而是网上不净化。我今天看到《环球时报》上一篇文章,《博客不是私人领域》,写得好。
人物周刊:我看到您的“政府之声”,绝大多数留言都要经过后台屏蔽,不能即时显现,而且留言多数是支持的,难道没有反对的留言吗?
张新实:不会啊。我那个博客,大家要怎么写就是了,(不过)要署实名。如果我打电话过去查无此人,那我就可以把它删掉。
人物周刊:那您还是相当于设置了一个过滤环节,要过滤了才能发表。
张新实:这不是过滤,而是平等讨论,我也是市民。
人物周刊:可您是一把手,属于公众人物。
张新实:公众人物在讨论问题上也是平等的,要老把我架在枪口上,老把我和群众搞对立,那还有什么意义?我是为了工作。如果做错了,你可以批判。批判是平等的,不能是攻击的,谩骂的,发泄式的。而且你要匿名也可以,可以在网上信箱留言给我。
人物周刊:在您的管辖范围内,您要尽量把它净化?
张新实:对,在宿迁范围内。
人物周刊:您觉得下公文和在网络发博客帖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张新实:大事情当然要下公文,这是规范化办公。而规范随地吐痰、乱扔纸屑,这只是举手之劳的事,为此开大会、发公文、组织人们上街,纯属小题大做,也不可能起到实际效果。
我是在“网上宿迁”发帖子,我没有管到市外,至于市外的人说我“炒作”,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人物周刊:可是您下属会把您的帖子当作是工作精神贯彻,而且已经举行了座谈,发动了系列活动,您不觉得您的想法已经演化成实际的政府操作了吗?
张新实:这没什么不好。我们为什么不借势发动呢?如果能借这一次机会把千年陋习改掉,打造宿迁对外的良好形象,有什么不好么?
招商引资
人物周刊:您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作为考核干部的第一成绩,大项目更是重中之重。学者们把这种思路描述为“苏南模式”。有些学者说,招商引资不止是苏州,还是整个中国地方官员的主要执政方式。还有专家分析,这是地方官员要政绩的心理。
张新实:不能讲招商引资是执政的主要方式,它只是发展经济的一个手段。招商引资,也确实是宿迁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
因为历史原因,宿迁一直不发达,我称之为“存量资产不足,民间资产有限”,过去我们搞“农业大市”,一年的财政收入才7亿多,总要发工资和维持政府运转吧。搞了几十年才那么几个企业,民间资本和工业不上去,就业岗位就没有,农民的收入一年才两三千块钱,老百姓收入低,储蓄也低,你让他自主创业都没钱啊!
你在一个地方干事,总要干出一点成绩来,老百姓才认同你。老是在家看报纸、喝茶不干事,省委省政府不满意,老百姓不满意,自己也难受。
不能说这个政绩是忽悠老百姓。财政收入增加了,增加的收入可以搞市政建设,搞公益性事业投入,老百姓受益啊。修了这么多路、这么多花园,怎么来的?是靠税收来的。老百姓没有享受?
人物周刊:对于政府官员来说,通过项目带动GDP,是不是更容易拉动政绩?
张新实:最关键不是GDP,而是就业,使老百姓有收益。我没把GDP看得很重,GDP的作用只是反映这个地方的规模水平。
人物周刊:那您最看重什么?
张新实:两项,一个是财政收入,一个是城乡居民收入。
人物周刊:我走访了一些市民,他们也说,我们城市是变漂亮了,治安也变好了,但我的收入没上去。也就是说,整个城市的GDP上去了,政府财政收入上去了,但一些老百姓没得到好处。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中“富老板不富老百姓、光长骨头不长肉”的问题呢?
张新实:你不能只访问个别人,再用个别人的感受来下判断。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开发区,我们就不能提供14万个就业岗位,这十四万人从过去没收入到有收入就是变化。因此,还是要看全局,看整体,数字是说明问题的。
人物周刊:但昨天我走访了至少20个人,他们大都有这个感受。
张新实:这是你们新闻界的偏见。新闻界总认为“苏南模式”风险很大,外资都把钱赚走了,穷了老百姓。这是偏见。中国总还是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要有先富后富,这是小平同志一贯讲的。只有先办企业,发展好了,然后大家分享财富。现在宿迁财富还没有积累到这种程度。
人物周刊:在您的工作中,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
张新实:大事当然是发展经济、富裕百姓。作为市委书记,招商引资是我的主要工作,但不是全部。
人物周刊:那您一年有没有具体的工作指标,比如说要引资多少?
张新实:我没有,我是组织者。我要发动大家、组织大家去跑招商引资,如果我事无巨细地去跑这个事,那我这个市委书记也不要干了。
人物周刊:现在宿迁除了公检法、纪委这些部门没有招商任务外,其他的部门都有,是这样吗?
张新实:可以这样说。这个没错,如果没有有形的指标,这个举措就会停留在空谈上。
人物周刊:按照现代政府的理念,是把“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放在首位的,对此您怎么看?
张新实: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具体情况。我们设想一下,在欠发达地区,没有几个工厂,资本实体和创业主体都不多,经济交往很少,层次就很低啊!我们干部过去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纸——就因为没多少任务。一个政权、机构,不是用来帮老百姓致富的吗?
在中国,为什么“公共服务”的概念不是1979年提出来的?1979年什么阶段?那是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的时刻。“公共服务”一定不能离开载体和对象。这个概念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多时才提出来的,是针对发达地区提出来的,我认为在欠发达地区,还没到这个阶段。
人物周刊:那您看来,宿迁的市情是什么?
张新实:最大的问题是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刚刚进入到工业化阶段,老百姓还很不富裕,我们还在依靠省财政的转移支付。这是要饭式的财政,我们怎么搞社会管理?
省里支持我们60%的财政支出,我们才能维持正常运转,和一点基本的公共服务。就算是省里给钱,也是发达地区创造的财富,你用起来手不发烫么?如果我是一个太平官,我也可以不这么发展经济,我也可以去搞公共服务,哪个想出去(引资)呢?
人物周刊:您在博客上说欢迎客商来,您和市长都乐意为他们服务,作为一把手,你能为他们做什么?
张新实:主要是创造一个好环境。在宿迁培育软环境,“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高潮没有低潮”。宿迁现在是被外界公认为投资软环境是最好的。
人物周刊:谁这么认为?
张新实:客商这么认为。我现在敢说,只要客商来了,让他去看。先期投资的企业,听他们的介绍。合不合适,这些老板会说清楚。
我的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为什么我迟到了,就是因为刚才接到投诉,我马上打电话解决问题——这个条管部门说报上去的项目不符合条件,我说你先报上去,我去省里做工作,全省都在加大对宿迁的扶持力度,都对宿迁有政策倾斜,不要卡在我的手里。
就算在你们广东,也是有重点企业保护制度的,不能抓住一点小问题就对企业不放手。书记如果能做企业的保护神,我看不是坏事。
人物周刊:市委书记能保护什么呢?
张新实:能保护减少不乱收费、不作为、不找企业麻烦。这种事情在宿迁已经很少了。
(责任编辑:安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