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也叫“痄腮”、“哈蟆瘟”,俗称“大嘴巴”,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常在幼儿园、小学里流行,成人偶可得病,患病后终身免疫。
本病主要表现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潜伏期约14-25天,平均18天,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先觉一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2-3天后,另一侧腮腺也肿痛,肿块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有胀感,张口咀嚼及进酸性饮食时更甚。表面发热,手压时有弹性感和压痛。4-5天逐渐消退。少数病人有时可有颌下腺和舌下腺肿胀疼痛。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腮腺炎患儿在腮腺肿胀的前7天至后9天都具有传染性,主要是唾液的飞沫内含有病毒。另外有些人感染后有轻型症状或无症状属隐性感染也同样具有传染性。
预防措施:
流行期间学校或幼儿园应开展晨检,及时发现传染源,要确保患孩完全痊愈后方能上课;改善通风环境,保持良好的空气对流,是防止出现集体暴发的有效措施。个人方面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值得提倡的是,未患病的儿童应及早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这是预防该病的最好办法,也是有效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由于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较长,因此集体单位如出现疫情应考虑及时为易感人群接种疫苗,这样可有效避免出现暴发。
本报记者 常珊珊 通讯员 李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