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余的短信
“组织愚弄一中,设圈套对付民众,如此产生校长,太辱人本功德能。谁让一中复杂,组织若诚先自查,清除脑中回虫,痛改前非服民众。”
“悲叹县委毁一中,硬把痞子当能人。众人皆明组织过,力保虚名违民情。兆猛浮夸好酒色,注重舞弊善投机。拉帮结派治骨干,差点因他丢示范。”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陈磊 发自安徽五河
五河县公安局对李茂余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上这样写道:2006年3月25日至5月5日,县委组织部在对五河一中领导班子考核推荐期间,李茂余指使卢淑东,并自己编发匿名短信向一中教职工及有关领导散布、诽谤一中代校长张兆猛等,严重损害了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权,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
董国平的处罚决定书和李茂余的大同小异,只多了一条“诽谤五河县委书记徐社新”。两人的处罚都是:“拘留十天、罚款500元”。
卢淑东老师因为是“被指使”,处罚稍微轻一些:拘留5天。潘宋梅因为只给县委书记徐社新发了一条“诽谤”短信,被罚款200元。
8月25日,李茂余、董国平、卢淑东三人被带到了拘留所,在拘留证上签完字之后,一位细心的警察发现,李茂余竟然是五河县人大代表!9月12日,在经过县人大常委会批准拘留后,李茂余重新被请进拘留所……
还给案子定了性:“这是一起严重的有组织、有计划、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造谣诬蔑、混淆是非、诋毁他人、攻击组织的违法案件……保留对其进行刑事处罚的权力。”
新闻连续播了好几天,尽管没有点出名字,只是李某某、董某某地叫,但已让李茂余、董国平几人颜面扫地——从拘留所出来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感觉很尴尬,在校园里能沉默时尽量沉默。
出了这个事,五河一中的老师们都谨慎起来,乱发短信的情况没有了。
一些小事
李茂余和董国平说,他们作为五河县一中的教务主任、副主任,和代校长张兆猛之间没有个人恩怨,只是觉得张作为校长不合适。
张兆猛也在五河县一中当过老师。1988年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之后,他在一中当了8年的老师,并兼任学校的团委书记,后来调到县委组织部干了8年。
五河县一位官员也证实,当时考虑一中校长人选的时候,曾在全县干部中选拔,主要有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曾在教育系统干过;二要本科学历;三是干过几年副科级别干部。
张兆猛说,他回一中工作,尽管“有些不太情愿,知道一中不好管理”,但既然组织上安排,他还是带着很大的激情来干这个代校长的。
上任没几天,他看到政教处主任朱儒标老师负责的楼道垃圾没打扫,让一位副校长传话给朱说,要赶快清理。碰巧朱正在给学生上课,给副校长解释说,那是学生留给勤工俭学岗位的,现在正上课,事情下了课再说。
自己的话没得到执行,41岁的张兆猛有些不满意,课后找到了朱儒标,两人发生了争执。于是,张兆猛把朱儒标的政教主任给停了。
朱的停职让一些老师心里不舒服,朱课讲得好,人缘也好,敏感的知识分子们也没把意见说出来。
一转眼,张兆猛就在一中代校长位置上呆了半年。这期间,他给学校老师加了工资,还请县委各级领导到学校宣布“创建全省示范性高中”。一些老师认为他干得很不错,另外一些老师则认为他工作浮夸、喜好酒色。
“作为一名校长,要办许多事,现在这个社会,哪里会没有应酬呢?”张兆猛很委屈,他告诉本刊,自己从来没有在一中老师面前醉过酒,也没有对哪位老师发酒疯,更因为洁身自好,生活方面没有绯闻。“我老婆就在一中当老师啊!”他说。
2006年3月22日,县委组织部和纪委派三人在一中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民主推荐校长。让老师们产生联想的是,发着发着,推荐票竟然不够了!几十名老师干坐在那儿,组织部和学校办公室的人只好手忙脚乱地去复印选票。
“选举校长,组织部怎么可能不知道一中有多少老师呢?”一位老师很不满。
再发复印选票时,场面就有些乱,已经领到票的,没有领到票的,分不清了。事后,有老师反映,“一人划了多张票”。加上传说头一天张兆猛已经知道第二天要民主推荐校长,事先和一些老师已经打招呼拉选票。一些老师更不满了。
3月22日的推荐结果没有公布。组织部长倪涛告诉本刊,在186张有效票中,张兆猛得92票,占49.5%。“这期间,一些县委领导收到了反映张兆猛问题的短信,县委组织部也作了一些考察,认为张兆猛身上不存在短信上所说的情况,但为了慎重起见,进一步征求老师们的意见,4月26日,又在一中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对张兆猛进行测评。”
这次测评,选票上只写着张兆猛一个人的名字,老师们只能“同意、弃权或反对”。“这显然是县委铁了心要让张兆猛当校长。三任校长都是从外面调来的,以为一中没有人才啊?!”一些老师说,县委没把一中放在眼里。
于是,反映张兆猛有问题的短信更多了,县公安局的人也承认,“发短信的人不止李茂余、董国平等被处罚的人”。 “匿名信访”
至今,李茂余和董国平也不认为自己是“诽谤”张兆猛,他们发短信给县领导是“匿名信访”。
李茂余的短信是这么写的:“组织愚弄一中,设圈套对付民众,如此产生校长,太辱人本功德能。谁让一中复杂,组织若诚先自查,清除脑中回虫,痛改前非服民众。”
“悲叹县委毁一中,硬把痞子当能人。众人皆明组织过,力保虚名违民情。兆猛浮夸好酒色,注重舞弊善投机。拉帮结派治骨干,差点因他丢示范。”
李茂余说,当时之所以匿名,“是觉得和张兆猛个人关系不错,还是用不公开向组织反映问题的方式比较好”。
“但我也不是一个怕事的人。”李茂余说,这期间,他曾几易其稿,亲自给县委书记写了封信,反映一中存在的问题。五月一日那天,县委书记徐社新接待了他,他向徐谈了自己对一中领导班子人选的看法,也说了一部分老师的意见。谈话中,徐社新说自己曾收到匿名短信。
当时,李茂余不知道,和他在同一个办公室的董国平老师也编了好多短信,言辞激烈,不仅写张兆猛,也表达了对县委书记徐社新的不满,大部分发给了能影响一中校长人选的县委领导,包括徐社新。
五河县副县长桂嘉琪说,这些不署名反映问题的短信,“最终引起了县委的警觉”。同时,代校长张兆猛也很快知道了有人在向领导反映他的问题——有朋友将短信转给了他。
知识分子和警察
4月28日,张兆猛到公安局报了案,称有人诽谤了自己,并讲了怀疑对象是朱儒标、副校长吴某以及李茂余等。“我那时就私下问过他们短信的事,但他们不承认。”张兆猛说。
8月18日下午,董国平被叫到学校办公室,那里人人“脸色凝重”。然后,他被带到另一间办公室,两个便衣向他亮明了“警察”身份。董国平被要求交出手机,并被当场检查了钱包。
接下来,他的住所遭到搜查,连“写有两首涂鸦之作(与诽谤无关)的台历”也被抄走。董国平当时有“坠落地狱的感觉”,“脑子一片空白”。
与此同时,李茂余的办公室和住宅也被搜查,他向县委书记反映问题的信件底稿、电话簿和一部旧手机被抄走,从教二十多年的李茂余当时“很紧张,心里很不是滋味”。
晚上,李茂余、董国平和图书管理员潘宋梅三人被带离学校,一路上“不允许互相交谈”。那一夜,他们没有睡觉,因为审讯一直在持续,到第二天中午,李茂余在审讯笔录上签完字回家,“都已经一点钟了”。
卢淑东因为董国平在审讯中提到他,也被传讯。
这四个从来没和警察打过交道的知识分子都吓坏了:一向以沉默老实著称的卢淑东是警察“让怎么说就怎么说”,警察说李茂余指使,他就说李茂余指使;李茂余因为“心里难过极了,想早点离开那地方,连审讯笔录都没看,就在上面签了字”;董国平出来后,大病了一场,直到8月25日被拘留,还要到医院吊盐水;潘宋梅至今仍不愿和记者谈起此事……
被传讯后,李茂余忐忑不安地找到了县领导,诚恳地表示,自己只是想向组织表达真实的想法,只是方式不对。
这位48岁的老师没有明说,他真实的想法是想主动找到领导承认一下“错误”,看是否能免掉处罚。可接待他的县委副书记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先是批评教育了他一通,紧接着又不紧不慢地告诉他:你这个事情啊,我们的处罚还算是轻的,别的地方重的都有判七年徒刑的。
听到这话,李茂余不吭声了。
董国平也找了公安局长陈小高,“看局长太忙,又找了里面的科长,手里拿着申诉材料一直没敢拿出来”。
“我们没有个人目的”
李茂余、董国平等人被公安局抓了起来,分别处以拘留、罚款,可张兆猛也没能当成校长,理由是在任代校长期间出了诽谤短信事件,“驾驭大局的能力还不够强”。
而李茂余等四人从拘留所出来后,灰头土脸了好一阵子,“相互之间都不说话”。改任五河一中党总支书记的张兆猛也觉得书记当得无趣,很快主动申请到外地学习去了。
事已至此,双方都很尴尬。但县监察局还是不依不饶:给李茂余行政降一级的处分,建议县教育局罢免他的工会主席职务。县教育局则直接免去了董国平教务处副主任的职务。
李茂余和董国平不服气,觉得对他们的处分太重了,罚钱、拘留还降职,“不就发几条短信吗?”
李茂余到监察局申诉。没想到,县监察局又给其戴上几顶大帽子:“李茂余为达到干扰组织上对一中领导班子考察使用的目的……已超出了信访举报的范畴。据公安机关调查认定,在李茂余指使、策划下,五河一中教务处副主任董某某、教师卢某某等同期也编辑有损张某某人格、名誉的短信用手机秘密向外发送……”
五河县副县长桂嘉琪也告诉本刊,李茂余之所以发诽谤张兆猛的短信,是他有个人目的:想当校长。
李茂余大呼冤枉:“我只是教务处主任、工会主席,前面还有四位副校长,怎么可能轮到我当校长呢?”
“其实我和张兆猛私交很好,只是对他的工作方法和言行有看法,觉得他不适合在一中干,在其他部门可能更适合。
在审讯笔录上,董国平也这样供认他发短信的目的:主要引起县领导对一中重视……希望县委派一个真正懂教育的人来干一中校长,也许张兆猛到其他单位更能发挥他的特长。
可是,五河县委、县政府并不这么认为——11月26日县公安局发通告,继续认定“这是一起有组织、有计划,公然侮辱他人、损害他人的违法案件,案件查处程序合法、证据确实完整”;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县委书记徐社新也表态:舆论的矛头直指县委,要为李、董二人平反,要把五河搞乱……
现在,在申诉无果的情况下,李茂余和董国平将县公安局告上了法庭。
“无论结果是输是赢,我们都会微笑着去面对,我们不后悔当初发短信,只是对有关方面处理问题的方式感到遗憾。”李茂余和董国平说。 (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黄成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