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挑有虫眼的,说是化肥用得少;洗菜又浸又泡,怕残余农药从口入……如今,过度使用化肥农药成为市民菜篮安全的头号大敌。记者上午从上海农科院了解到,把食品安全阀“装”进种植田的农田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施用减量化关键技术研究,刚刚通过专家验收。 这套全国首创的农田“营养餐”,能让水稻少用农药70%,给蔬菜减用化肥一半有余。
害虫天敌增多
“害虫-杀虫剂”,这是现代农业的简单逻辑。项目组组长、上海农科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蒋杰贤博士却独辟蹊径,发现了“浮游生物-中性昆虫-害虫天敌”这条生态食物链中的杀虫威力。
研究发现,水稻播种后的30天内,中性昆虫、浮游生物和蜘蛛群落“称霸”稻田。其中,蚊、蝇、弹尾虫等无益也无害的中性昆虫和浮游生物,正好是小蜘蛛的食物。小蜘蛛长大后,就是稻飞虱、螟虫等稻田害虫的天敌。
“利用这条生物链,可以生态杀虫。”蒋杰贤告诉记者,水稻前期少施肥甚至不施肥,保护中性昆虫,喂饱蜘蛛群;待到风吹稻浪时,大批农田害虫会被吃掉。再配以缓照杀虫灯,选择性农药等措施,人虫大战将回归到自然界的虫虫相克。
今夏,奉贤区200亩技术示范田里,稻飞虱遭遇天敌阻击,破坏力下降42%。农民收成增加了6.2%,稻米农药检出率也完全符合上海市食品卫生安全标准。
化肥改成绿肥
少用杀虫剂,农田更环保。可不用化肥,农民会担心产量缩水。
绿肥换化肥。蒋杰贤同样开出了化肥减量的妙方:冬天农闲栽种紫云英和蚕豆。这既为蜘蛛提供避寒、隐藏的越冬场所,又能固氮还田,让忙碌了一年的土地吸收足够的绿色有机肥。
据了解,上海每年有近百万吨化肥用于农业生产,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氮肥污染使农作物体内亚硝酸盐、硝酸盐堆积,食品致癌风险升高。同时,农作物体表叶片油绿、植株硕大,更易招引稻飞虱、褐飞虱等农田杀手。改用绿肥后,以基施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并合理调整肥料品种与施肥方式,示范田里的化肥用量减少三分之二,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蚕豆结果卖钱,紫云英作为绿肥省钱,单以稻农为例,每亩就能省下13元。
植物环保增产
目前,以生物杀虫和绿肥技术为核心的农药化肥双减体系,分别为水稻、春番茄,叶菜、大葱、甘蓝菜等多种农作物配制了“减肥降药营养套餐”。在奉贤、南汇、松江、金山、浦东、嘉定等郊区累计示范面积948.07公顷,推广面积16249.17公顷。通过节省农药化肥成本,绿肥增收,合理增产等多种途径帮当地农户净增产值5743.263万元,各种农产品的安全指标均符合上海市地方标准。
这不,松江区农户张有民跃跃欲试:地里种上了蚕豆,并打算向农科专家一步步请教环保栽培的操作规程,“科学用药施肥,让自家蔬菜既环保又增产,安安心心卖个好价钱。”本报记者马亚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