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可能会这样记载2006年:这一年,没有哪个领域像房地产一样承受的调控力度之大,也没有哪个领域像它一样强烈地牵动上至中央政府、下至普通市民的神经。人们或可透过疾风暴雨般调控下的楼市“变”与“不变”的多重表情,来回望既往,前瞻来年。
楼市“三变”:调控效应初显
“变”是2006年楼市最鲜亮的底色,是调控效应的初显。举其要者,其变有三:
一变:房地产发展目标转向深切关怀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并从“原则”规定转向量化“落实”。
“国六条”首次系统地明确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4条路径,“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九部门在实施细则中首次量化新建住房结构比例,90平方米以下住房须占开发建设总面积70%以上。“国六条”还将问责“剑锋”指向城市政府,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目标责任制。
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2006年房地产宏观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控制房地产过快增长的势头,让房地产业为和谐社会服务的思路非常明确。房地产发展的首要目标就是保障人民住房的基本需求,解决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保障成为重中之重。
导向变,现状变。截至9月底,全国276个城市公布了住房建设规划,28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新出让土地的商品住房项目中,90平方米以下户型占75%。还有10个省区市明确了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建设的具体比例。新局正在开启。
二变:市场预期空前分化,消费者由恐慌性跟风转向普遍持币观望。
看涨还是看跌房价?2006年,投资银行内部对此判断由原先“一致看涨”变为空前对立,“看空”与“唱多”者旗鼓相当。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房地产业的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均在下跌,其中企业家信心指数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尽管真实房价涨多跌少,消费者中“看跌”仍是主流。年中,千龙网的一项调查显示,60%的网友看跌北京房价,铁了心不买房;南京的相关调查表明,56%的潜在购房者表示推迟购房,看涨房价的比例由“国六条”出台前的67.1%减少到13.2%。
预期的改变源于供求关系在发生改变。譬如上海,截至10月底,已积累新商品住房1621.17万平方米待售,而同期累计成交住宅不过1214.8万平方米。按现有销售速度,即使不计算后续新房增量,上海现有新房源至少要再卖1年才可能售完。类似的供求逆转在长三角地区已经出现。
此外,11月,全国首例“双限双禁地”在广州面世,居住用地在限制房价、限制套型的基础上,通过公开竞争地价、竞争房价来确定开发商,这给市场以普遍预期:房价将因此得以抑制。
三变:开发商加速洗牌,房地产业周期性调整开始。
尽管整体上还在死守高价、维持高利润,但开发企业优胜劣汰加剧,行业集中度在提高,产业生存方式在转变。“国十五条”之后,银根、地根进一步紧缩,土地与资金这两种资源的配置状况在发生改变:一方面,大批中小企业资金链日益绷紧、断裂,生存空间缩小,开始卖地求生;另一方面,出让土地正在向少数大企业集中。大企业或通过引进海外投资基金,或定向增发,乘机储地扩张,并购中小型房地产公司。下半年一线城市新出让土地基本被十来家大企业所垄断,行业集中度在提高。
房地产业步入整合期的另一表现是,整个行业的生存方式也在转变。业内人士认为,由于调控的深入、规划的限制、土地成本的提高,房地产行业特点从过去的投资性变成了精耕细作,开发商从过去拿地赚钱转向考虑产品质量、性能、户型,追求设计创新能力。
楼市“三不变”:调控任重道远
如果说“变”是楼市在2006年历史一幕的终结,“不变”则是2007年楼市续写新篇章攻坚的起点。
房价偏高的局面未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新建商品住宅每月涨幅少则5.9%,多则7.1%,每月环比上涨都在0.5个百分点以上。北京等热点城市房价涨幅更是高达两位数。
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还在不断上升。按照政府统计公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平均房价,以三口之家购买90平方米商品房计算,2006年的房价收入比(根据前三季度公开数据测算)很多城市不降反升:深圳约为11.92,上海约为11.67,广州约为9.51,均远高于前两年的水平。
“房地产势力”博弈的局面未根本转变。一些地方在房价问题上喜高恐低,嘴上空谈“调控”,暗里还在“托市”。这就是为什么中央有令难行:各地住房结构调整规划必须在2006年9月底完成,结果,全国竟有65%的地级以上城市、91.1%的县级城市未按时公布住房建设规划。国税总局明确要求住房转让须征20%个人所得税,只有在房屋原值不明时,才能以售价的1%到3%核定征收,结果有的地方在实际交易中,几乎只按1%或2%计征,大大消解了税收调控的力度。
市场还反应,在东部一些城市,新楼盘申请预售时,如定价低于周边楼盘售价过多,反而申请不下来。主管部门也不明说原因,就是迟迟不批,直至开发商将价格调高。房地产研究者、高级经济师顾海波说,这是借担心价格过低“扰乱市场”之名,行“托市”之实。
楼市调控的外部性压力未变。在对中国经济看好、人民币升值带动资产性价格上涨的预期之下,外资仍在加速涌向内地房地产市场。
截至2006年11月,海外房地产基金对国内20个房地产项目投入了16.13亿美元,占年度私募股权基金在华投资额的13.7%。还有直接投资,如香港地产商纷纷把开发重心挪到内地,继和黄、新鸿基在内地大肆拿地后,香港第三大开发商恒基地产也表示将大幅提高内地土地储备,到明年第一季度,在内地的土地储备将达到1300万平方米左右。这些资金不仅云集一线城市,还开始向一些二三线城市进军。这将给未来调控增加难度。
分析人士指出,“变”是宏观调控效果的显现,“不变”说明楼市调控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