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外对杨虎城的报道太少了
主持人:杨瀚先生什么时候想到了要为祖父平反?
杨瀚:十年前,因为我十年前移居加拿大,出国以后感觉到历史发展的一些新的方向,也看到了国民党和台湾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从一个独裁、专制的政党也开始向民主方面转变,那时候就想到是否有可能为祖父平反,同时在海外也使我深深感觉到杨虎城一生也好、西安事变的义举也好,在国民党、在台湾几乎不被人所知道,海外的一些书籍、宣传录上很少出现,讲西安事变也仅仅是讲张学良将军。
主持人:但是据说杨家的其他后人是不赞同您这样一个做法的。
杨瀚:也不完全是这样,只是对这个事情可能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这也是正常的,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对历史的了解不同,所以有一些不同的想法,这也是必然的,而且我们家里边人很多了,几十位,不能说某一位有不同意见的就不去做了。
主持人:从一个后人的角度来讲你怎么看待你的祖父?
杨瀚:我对他的认识原来也是很肤浅的,因为在大陆受到的文化教育,所以开始接触到也是从课堂、书本上了解的东西多一些,主要是政治方面对杨虎城的评价,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到国外以后,使我从更多的方面来认识杨虎城的一生,这样才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他本身出身非常贫寒、贫苦,13岁就去当过童工,15岁父亲就被满清政府杀害了,从此全家的生活重担就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伤,那时候正好赶上清末明初,社会大变化、大动荡,在这个情况下他是不甘于受这种压迫,有一种强烈的革命、反抗精神。在辛亥革命发动的时候,陕西是中国各个省里面响应比较早的一个省,而且辛亥革命的力量很快在陕西就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这个时代大潮下面杨虎城就率领他的农民组织,有一些的确参加了辛亥革命。这里要讲一点,杨虎城从小就因为有这种环境,所以有很强的反抗精神,同时又很强的组能力。在他16岁的时候,在当地农村就组织起了一个农民组织,开始叫孝义会,后来就叫中秋会,就是除弱扶强,在辛亥革命的时候这个组织已经发展到800多人了,所以革命有一定的基础。
主持人:我也是陕西人,他在家乡也办了学校、工厂什么的,但是从我们正规的教科书里面发觉对于杨虎城的宣传,好像只停留在西安事变上。
杨瀚:对,所以包括我自己原来对他的认识也停留在西安事变,但是后来对杨虎城了解之后,他之所以发动西安事变是跟他一生的经历是很有关系的,刚才我讲到从孝义社到西安事变以后他当了两年的兵,可是孝义社成果被袁世凯篡夺了,篡夺了他就开始清理革命党,留下的都是他自己的部队,杨虎城的部队被遣散以后他就回乡务农,可是那时候的农村老百姓仍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仍然受着三座大山的压迫,所以杨虎城回到家乡以后生活依然困难。有天他看到一个恶霸,叫李真,横向乡里,欺男霸女,替官府办事,欺压当地老百姓,现在我们就叫黑势力,老百姓无处伸冤,没有办法生活,就求杨虎城想办法,当时杨虎城就果断的表示只有打死他没有别的办法,李真跟他没有冤没有仇,他完全是出于一种阶级的义愤,这样他借了一支枪把李真就打死了,打死以后杨虎城就成为了当地官府通缉的一个罪犯。他为了躲避官府,把一部分中秋会员组织起来就拉起了队伍,他自己把这个队伍叫人民革命军,在当地袭击官府,打击恶霸,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从来不打家劫舍,而且对工商业都是采取保护政策,这样就得到当地农民的拥护和爱戴。尽管官府几次动用兵力想去剿灭他们,都被他们打败了,这样官府拿他们也没办法。后来官府没有办法剿灭这股力量,正好当地的居民为了抵御土匪就请他们作为当地民团保护当地的老百姓,这样他的部队就收编为蒲城县当地的民团,负责保护当地十几个村的安全。
主持人:这些经历为什么在正规历史书中提的那么少呢?李馆长,您作为近代历史研究专家,怎么看待杨虎城呢?
李宗远:因为我们现在大家看到的历史都是专家、学者研究的,他们关注的是历史重大事件,所以一说杨虎城就是想到西安事变,主要集中就讲他西安事变过程当中他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思想、非凡胆识,但是对他个人青少年时代的思想,除了极个别的专家或者他的家属对这个有研究之外,对杨虎城青少年时代的思想还要寻访他的家属。
主持人:就是说西安事变的功绩太重掩盖了他的其他功绩?
李宗远:对,我们学者关注的是大的事件,应该说他在西安事变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爱国思想是早期就应该有一个潜伏的,但是我们往往学者们就忽视了这一点,我们把他大的功绩表现出来了,展现在我们的读者面前,往往忽视了小的东西。
主持人:你现在跟台湾国民党当局联系如何了?有没有正式得到过他们的回复?
杨瀚:文字的东西还没有,一直保持着联系。我去年5月份给连战主席第一次写信,要求给杨虎城平反,到去年11月份中国国危当大陆事务部主任张先生给了回了一封信,这算是比较正式的一封信。
主持人:大概的意思给我们讲一下。
杨瀚:他首先告诉我台湾在今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设立了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的专柜,展出了他的文物。他特别强调杨虎城将军的签名与照片在本党中央公开展示,乃60年来之首次,应系今年国共正式和解后的新发展,回顾复杂悲苦的中国近代史,令人不胜唏嘘,但愿大家吸取教训,为开创美好的明天而努力。这是他的中心思想。
(责任编辑:秦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