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深圳12月13日电(记者卫敏丽)缺乏规范的岗位设置、有效的激励机制、科学的从业标准和良好的社会认同等,是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缓慢的普遍原因,这是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12日在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上透露的。
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者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劳动保障、残障康复、优抚安置、青少年服务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据了解,社会工作在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历史,社会工作者具有很高的职业威望和社会地位,被誉为“社会工程师”,但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我国社会工作者总量严重不足,而且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工作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另一方面,每年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近万人,大多数人改从他业,一些进入社区或福利机构工作的毕业生,也因待遇偏低、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而不能安心工作。
对此,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副教授孙莹分析说:“目前行政和事业单位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岗位非常有限,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等非政府组织薪酬又非常低,为了生存,许多毕业生被迫改行。”孙莹说,要稳定社会工作人员队伍,避免人才浪费,国家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为社会工作人才提供展示自身智慧和力量的舞台。
今年7月,人事部、民政部联合颁发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这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正式建立。
专家指出,目前人们对社会工作还比较陌生,专业社会工作的社会知晓度、认同度普遍较低。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人们不断认识、理解、尊重、接纳社会工作者,提高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度。
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12日在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上表示,我国将建立完善的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机制,积极拓宽社会工作人才的就业渠道,为社会工作人才提供展示自身智慧和力量的舞台。
目前在我国民政系统中,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总量严重不足,仅就工作量而言,平均1个工作人员要为1000名重点民政对象提供服务,与社会发展和人民需要极不适应。这是记者12日从此间召开的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上了解到的。
上海浦东华夏社会研究院院长鲍宗豪指出,在我国加速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诸如房屋拆迁、社会救助、下岗失业、城市人口老龄化、青少年犯罪、精神健康、外来人口和农民工涌入城市等一些过去并不显著的社会问题正在变得突出起来,这些社会问题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专门化的特征,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量大增。
(责任编辑:安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