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多年来,关于世界最知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争议从未间断过,而其中最持久的问题就是这位曾经的演员、中途辍学者如何能写出从历史剧《亨利四世》到心理剧《奥赛罗》如此广泛而令人信服的作品。
英国伯明翰阿斯顿大学客座讲师罗伯特·马修斯在英国《焦点》月刊上发表文章,介绍了研究者们如何用科学方法解决许多围绕着莎士比亚的争议。
一种被称作“作品风格学”的技术为研究莎士比亚的一生,尤其是他从普通演员到杰出剧作家的转变,注入了新的希望。这种尚在研究中的、确认作者文学“指纹”的方法能够识别莎士比亚和同时代作家的作品,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具有处理大规模数据能力的计算机如今可以帮助研究者们确认段落、词语甚至单个字母,而各个作者对于段落、词语和单词的使用频率是各不相同的。这些与模式识别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各个作者的作品风格“指纹”。
如此勾勒出一个作者的风格是最准确的,从比喻和韵律的运用到单个词的使用频率。例如,在文学特点的基础上,学者们一直怀疑莎士比亚的一些剧本实际上是与人合著的作品。这些怀疑现在得到了“作品风格学”证据的支持。这一学说指出,《麦克白》与《雅典的泰门》包含托马斯·米德尔顿的风格,而《亨利八世》似乎是莎士比亚与同时代的约翰·弗莱彻合著而成的。
“作品风格学”的分析也提出,莎士比亚的剧本《两个贵族亲戚》似乎是他与弗莱彻的另一部合著作品。
阴谋论者则持有另一种观点。1996年,研究文学的学者沃德·埃利奥特和加利福尼亚州克莱尔蒙特麦克纳学院数学家罗伯特·瓦伦扎联合发表了对莎士比亚与30多名所谓“真正”作者作品的“作品风格学”比较研究结果。他们发现,没有哪个人与莎士比亚有类似的风格“指纹”。
但是,埃利奥特和瓦伦扎进行的大量计算机分析发现,莎士比亚一些最早期的剧本,如著名的历史剧《亨利六世》和以暴力著称的《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并不符合标准的莎士比亚“指纹”。相反,它们似乎是莎士比亚与克里斯托弗·马洛作品的集合,后者是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人,才华横溢而又高深莫测。
对于用“作品风格学”来分析几个世纪前的作品,从而得出有关莎士比亚创作生涯新观点的做法,一些学者仍持谨慎态度。伦敦大学的马库斯·达尔博士说:“如果这些文本被编辑、修改或缩短了,那从中得出的数据就很值得商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