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
六国科考队昨宣布未在长江里发现白鳍豚 它可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人类消灭的鲸类物种
13日,为期38天的寻找白鳍豚之旅到达终点站武汉。科考队遗憾地宣布,来回3336千米的考察未发现一头白鳍豚,这种比大熊猫更珍贵的种群的复壮希望已经极为渺茫。 如果不能有效地挽救白鳍豚,它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人类消灭的鲸类物种。
本版综合新华社、南方都市报、三联生活周刊
寻豚:集中六国25名专家
由中国、美国、瑞士、日本、英国、德国6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考察队自上月6日开始在长江干流搜寻白鳍豚,以评估这种珍稀水生哺乳动物的种群现状以及它们的栖息地情况,并为下一步的保护做基础性工作。考察集中了25名国际一流专家,并首次全面引入了声学考察方法,精确度与可信度大大提高。
联合考察队分成目视观察组、声学监测组和水质采样组。该次考察使用了两艘大型机动船。
搜寻:把长江搜了两遍
考察队从武汉逆流而上,直达宜昌,然后顺流而下到达上海,再返回武汉,总行程3386公里,等于把长江走两遍。两艘船之间前后间隔一小时的航程,一艘靠南岸航行,一艘靠北岸航行,两船距各自岸边约300米的距离。科学家们每天至少都要用25倍的望远镜看上5小时,仔细辨认长江上的每一件漂浮物。白鳍豚属哺乳动物,必须经常浮出水面呼吸,它们身体的摆动会带起一股小水花,这几乎是它们和浮游杂物唯一的区别。
结果:找了38天也没发现
然而考察的结果令科学家们失望。担任科考负责人的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研究员王丁博士介绍,从行程上看考察活动覆盖了白鳍豚的所有历史分布江段,38天的声学考察和目视观测的结果都没有发现白鳍豚,江豚数量也呈明显的锐减趋势。这个结果表明,作为长江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两种顶级捕食者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长江生态与环境不容乐观。
释疑:并不代表白鳍豚已灭绝
科学家们强调没有找到白鳍豚不代表白鳍豚已经灭绝。王丁博士说,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定义,50年内没有在野外观测到任何的个体才标志一个物种灭绝,现在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毕竟两年前还有野外观测到白鳍豚的记录。
据分析,本次科考可能存在遗漏的地方包括考察船只覆盖长江干流,没有进入支流和夹江;每日观测时间只有一天的三分之一,不排除天黑后有白鳍豚悄悄从身边游过。同时,由于白鳍豚在长江中分布的密度太低,即使最严格的考察设计也难以确保在考察的江段内发现所有的白鳍豚。
呼吁: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王丁博士说,如果长江不能支撑白鳍豚的生存也意味着不远的将来不能支撑人类的生存。人类必须从白鳍豚的濒危现状中吸取教训,加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及时开展对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白鳍豚能否人工繁育
淇淇&珍珍入了洞房没生崽
白鳍豚又被称为“长江中的大熊猫”。那么,人类能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人工繁育白鳍豚呢?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丁博士昨日介绍说,中国曾做过这样的尝试,但未获成功。
1980年1月12日一头重伤的雄性白鳍豚被送到水生所,后来起名为“淇淇”,当时大约是2岁。淇淇送到的时候年纪小,体质好,所以相对比较快地适应下来,成为人工饲养环境下成活时间超过1年、并不断增长的唯一特例。这种唯一对于淇淇而言,同样意味着孤独。王丁回忆说,它会显出对人的脚步、说话等声音的敏感,“有人来了就显得兴奋,靠近人的位置快速游动,翻腾,甚至用尾鳍打水”。它也会痴迷于玩具,尤其是救生圈,玩耍起来“连饭也不吃”。4岁左右的淇淇开始进入青春期。这时因孤独而来的表现,不仅是不吃不喝,“局部皮肤会充血变成桃红色,身体直立水中,鳍肢以上的身体露出水面,一面激烈晃动脑袋,一边发出吱吱的叫声”。王丁说,“看了都觉得很可怜”。
1984年研究组开始筹划给淇淇寻找伴侣,1986年3月31日,雌性幼豚“珍珍”和雄性成年豚“联联”在长江监利观音洲江段被成功捕捉。在空军直升机支援下,两头豚被迅速空运回武汉。75天后,联联死亡。
当时被“内定”为新娘的珍珍才1岁多。1986年6月3日,珍珍被移养到和淇淇饲养池相连的长方形池中。突破性的一步是珍珍迈出的,8月8日深夜,珍珍从2号池自动游入淇淇的1号池。有意思的是,珍珍在此后的共同生活中,一直扮演着主动的角色。从“包办婚姻”变成“自由恋爱”的情感,最终没能开花结果。1988年9月27日,正在进入性成熟期的珍珍突然死亡。此后漫长的岁月,因为白鳍豚越来越稀少,研究组再也未能给淇淇寻找到新伴侣。
2002年7月14日淇淇去世。人类活动导致白鳍豚种群迅速衰减的原因,已经得到论证,淇淇生命的20多年里,长江中白鳍豚的食物在减少,赖以生存的大洄水区在消失,生活空间在被船舶挤占。中科院研究员张先锋说:“并不是一定要它永远生存下来,物种有其自然消亡规律,我们的努力,只是想让这个物种消亡的速度,回到工业化之前的自然规律中。”
·专家剖析·
人类活动“灭”了白鳍豚
中科院水生所工程师魏卓介绍,白鳍豚处于长江水生生物食物链的顶端,在长江水域中没有任何天敌,因此其灭绝不可能是自然原因造成,它所面临的所有威胁都来自人类。历史资料证实收集到的白鳍豚标本中90%以上的死亡是由于人类活动直接造成的。
酷捕滥捞经常误杀白鳍豚,或导致白鳍豚食物匮乏。
一方面沿江人口飞速增长,渔民对长江里鱼类的需求越来越大,以鱼为生的白鳍豚能够得到的食物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渔民捕捞作业对白鳍豚的误伤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捕捞作业误伤死亡的白鳍豚几乎达到死亡总数的一半。加上一些不法之徒大量使用炸鱼、毒鱼、电打鱼、迷魂阵等有害捕鱼手段,更令白鳍豚的生存雪上加霜。1987年在长江死亡的一头白鳍豚身上,竟有103处血淋淋的大大小小的伤口。
繁忙的水上交通威胁着白鳍豚的安全,航道的日益繁忙使白鳍豚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
这次科考期间,科考船在长江干流中记录到19829艘交通船,1059只捕鱼船,平均每公里约有12艘船只,也就是说,长江上每不到100米就有一条船。经过鄱阳湖时,考察队员姚至平曾数过那里的采砂船,数到1200的时候数不下去了,而那时还没有数到一半。
船舶的噪音污染,将白鳍豚的正常生活彻底打乱,干扰了它们的声呐系统,造成白鳍豚被船舶的螺旋桨打死的惨剧。在收集到的因此致死的白鳍豚标本中,有的头骨粉碎,有的被拦腰斩断。
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日渐压缩白鳍豚的生存空间,破坏其栖息地,并阻断白鳍豚的洄游路线。
前些年有关部门在湖北洪湖燕窝实施爆破清理航道时,将一个拥有4名成员的白鳍豚家庭全部炸死,其中还有2头怀孕的雌豚。
严重的水污染破坏了白鳍豚的食物资源,危害其健康。
随着长江沿江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长江水质的污染日益严重,这极大地影响了白鳍豚的健康,造成其繁殖能力减弱。一项研究表明,白鳍豚体内的有害物质含量比海豚要高得多。
科考队这次请来了瑞士联邦水科学与技术研究所(EAWAG)的两名科学家负责收集长江水样和河底淤泥,然后送给考察的赞助者之一——SGS进行化验,化验结果将向全世界公布。EAWAG的比特·穆勒对媒体说:“长江里已经没有多少浮游生物了。我曾经把一个专门打捞浮游生物的采集网放进长江里捞了10个小时,结果就捞出两只这么小的虾(他用手指比划了一个不到1厘米的宽度)。很难想象这样的水能养活多少鱼,没有鱼,白鳍豚就得饿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