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日前,哈市政协委员、民建会员梁志强在对食品企业的调查中发现,哈市大部分小型食品加工企业不具备检验手段和检验人员,尤其是小作坊、黑加工点的此类情况更为严重,其生产销售的食品难以保证安全。
据有关部门统计,哈市现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193家,其中已纳入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企业为1346家。 企业人数在1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为1863家,占现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总数的85%,其中已纳入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企业为800多家。在这些小型企业中,检验手段和检验人员严重匮乏,尤其是那些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生产人员大部分为农民工,文化素质低,卫生意识差,操作不规范,在缺少必要的检验环节的前提下,劣质食品便轻易流向市场。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生产和加工米、面、油、酱油、醋等产品的企业。
梁志强认为,目前哈市80%以上的小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和黑加工点散落在城乡接合部或农村地带,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和盲点。此外,由于多部门分割管理,许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不愿投入资金购置检验设备和聘用具有资质的检验人员,全凭经验组织生产,致使检验人员持证上岗的要求无法得到落实。梁志强建议,要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政府拨一些,有关部门拿一些,使用单位出一些的办法,通过多筹措资金,完善食品质量检测体系,有计划地培训企业检验人员,把住食品检验关。
记者从省食品工业协会了解到,国家规定必须持证上岗。从2005年开始,省食品工业协会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行业鉴定指导中心合作,对全省从事酒、饮料、食品添加剂及调味品等九大食品行业中的检验(化验)人员,进行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考核,颁发由国家劳动保障、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行业鉴定指导中心统一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我省计划再用两三年的时间,完成对食品企业的检验(化验)人员的培训任务。(生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