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消费体察直指民航服务八大问题(资料图片)
国航“12·12”事件直击民航诚信“软肋”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专电(记者吕雪莉 马千里 张进林)航班一再延误,晚点长达6个多小时,而民航方面却谎报延误原因,无视广大旅客的权益,12月12日,乘坐国航CA1208次航班的旅客在西宁机场长时间滞留,当晚抵达首都机场后又因为等廊桥而下不了飞机,紧接着,一位旅客的行李不翼而飞,至今没有下落。
管中窥豹。这次飞机延误事件折射出民航等国有大型垄断行业的诸多弊病。体制的弊端、管理的缺陷、应急能力的低下、服务意识的淡漠,这些“内伤”亟待解决。
旅客:“我再也不坐国航的飞机了。”
12月12日21时18分左右,在一段轻快的音乐声中,传来空姐温柔的声音:“我们的飞机已安全抵达首都国际机场,感谢您乘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1208次航班,欢迎您下次出行时选择我们的飞机。”
然而,温柔的声音无法安抚机上旅客的身心。旅客张小姐对同行的女士说:“我再也不坐国航的飞机了。”这句话在折腾了整整一天才到目的地的众多旅客中引起了共鸣。
此次航班原定12时35分起飞,旅客多是一早就收拾好行李物品往机场赶,结果被告知飞机延误至14时50分。此时,有旅客提出如果南航的飞机早的话,准备退票乘坐南航的飞机。机场方面答复说,南航的飞机也没有来,时间比国航的晚,不可能比国航早飞。于是,旅客耐心等待国航的飞机。
正是中午时分,困倦的旅客只能在候机厅的长椅上午睡。13时40分左右,广播又通知,推迟至17时05分,之后又以“飞机调配”为由推迟至18时10分。而此时,南航已明确通知将于16时许起飞。很多旅客担心这趟航班到底还会不会飞,要求机场给一个准信好安排自己的行程。而机场方面只说:“取消是不可能的。”但是具体时间谁也不知道。
旅客们只能在机场开始漫长的等待。其间,南航的航班按照通知的时间准时飞走了。“望机兴叹”的国航旅客们满腹疑问。此前,旅客们通过电话、电视、广播等渠道得知,首都机场航班起落正常,虽然早上有大雾,但是并不影响航班的起降,况且,本来时间晚于国航航班的南航班机已在16时许先于国航起飞飞往北京,而国航的飞机却让人一等再等,不见踪影,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
机上原本有52名旅客,除14人退票之外,仍有38人苦等飞机。其中有的是中转去往杭州、温州、唐山等地,飞机迟迟不来,下段的机票就面临作废,随之而来的还有吃饭、住宿一系列问题,有些旅客还要参加重要的商务活动、会议,真是心急如焚!
国航隐瞒延误原因推卸责任
17时45分左右,夜幕徐徐降临时,国航的飞机终于来了。经历了漫长等待的旅客们要求航空公司给予合理解释,向旅客道歉并赔偿因航班延误造成的损失。
然而,机场方面称国航答复“天气原因,不予赔偿”,这惹恼了旅客。愤怒的旅客围在登机口,要求国航对此次延误事件给予合理的说法,按照民航方面的规定给予旅客相应赔偿,并一致表示在国航给出明确答复之前拒绝登机。
旅客的质疑不是没有道理的:机场的广播和问询电话一直说是“飞机调配”的原因而延误的,而国航方面却答复说是天气原因。如果真是天气原因,为什么南航的飞机能飞,国航却迟迟飞不了?另外,根据民航方面的规定,晚点三个小时以上,航空公司应给予旅客相应赔偿。
由于国航在西宁没有设代办点,机场方面在与国航方面联系后,由旅客派出代表与国航方面进行了对话。起初,国航方面仍坚持说是“天气原因”,在旅客代表陈述事实、据理力争后,国航表示要请示、商量后做决定。
双方僵持之际,机场广播通知:“本次航班将正常起飞,请没有登机的抓紧登机。”中转前往唐山的于海龙老先生说,明明已延误了半天时间,仍说“正常起飞”,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临近晚19时,航班中的38名旅客仍有20多人拒绝登机。广播再次通知:“再等五分钟,若仍不登机,本次航班将起飞。”机场方面也催促旅客登机,并说国航在首都机场会对此给予圆满答复,对耽误转机的旅客提供住宿等安排。旅客代表在与国航方面再次进行了电话沟通,对方承诺会妥善安排转机等后续事宜后,旅客们登机。
7时许,飞机终于起飞,比原定时间晚了近6个半小时。
一错再错,民航究竟怎么了
12日21时15分许,飞机抵达首都机场。终于到了,但舱门迟迟不开启。空姐说:“要等廊桥,正在联系。”
下了飞机,身心俱疲的旅客们各奔东西。旅客马先生的行李却左等右等不见踪影。到行李问询处联系,对方称查找一下。半天不出结果。此时已是夜里十点多钟。旅客再次向工作人员询问“要多久才能给一个确切的答复”,这位工作人员冲着旅客直瞪眼,没好气地说:“等会儿,这不正在查吗?着什么急?”
在旅客强烈要求见领导的情况下,一位工作人员才出来给填写《行李运输事故记录单》。晚十点半,马先生一行疲惫地走出首都机场,离从西宁出发已经整整12个小时。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机场出口处,没有工作人员查验旅客行李是否拿对。
13日上午近11时,机场行李问询处来电称:“行李还没有结果,会尽快查。”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没有音信。
航空公司应急管理亟待加强
飞机延误一拖再拖,行李丢失查无踪迹。有关人士认为,此次事件暴露出的不仅仅是服务、诚信方面的问题。在应对紧急情况方面,航空公司还有太多的功课要做。
据来自郑州的消息,此次航班头一天从香港飞北京,不知什么原因不能降落,后曾飞往武汉、成都等地,但是都未能被接收,最后在11日夜被迫降落在郑州机场,别说机上旅客们食宿成问题,就连机组人员都无人管、无人问。甚至机组人员也称:“国航在应急方面确实是有问题。”
旅客周女士说,自己经常坐飞机,也遇到过飞机晚点的事,但是最多晚一两个小时,没有像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长达6个多小时实在太过分了。记者随机询问机上乘客,几乎所有旅客认为国航太过分,最起码应该道歉。
对于垄断行业的一些不合理的经营规则乃至“霸王条款”,老百姓早有怨言。一次偶然事件,折射出大型国有垄断行业在经营中的诚信等诸多问题。有关法律人士指出,根据法律有关规定,旅客购买了机票,就和航空公司建立了契约关系,这是一种明确的法律关系,旅客有义务遵守民航方面的规定守时乘机,民航方面也有义务准时安全将旅客送达目的地。任何一方违约,都应为其违约的行为负责。
青海省知名律师马虎成说:“航班长达6个多小时人为因素的延误,显然是对双方合同关系的践踏,对双方建立起的法律关系和相关准则的藐视,给旅客经济、精神等方面造成的伤害和损失理应给予赔偿。”
许多旅客认为,国航的此次航班以“老大”自居,搪塞旅客,是一种违背承诺的行为,使旅客对其信任度消失殆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国有大型企业,民航应该在认真践诺、取信于民方面做出努力。
据悉,旅客代表已通过国航投诉电话投诉此事。(来源:新华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