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河北候选人物群体
唐山人民:坚忍刚强助推新城崛起
◎推荐理由: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30年前的一场浩劫,让这个群体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尽管这眼光中常常蕴满了关切的泪水。岁月流转,英雄的唐山人民默默穿行在城市的废墟中,默默承受着亲人长别离的无边痛楚;而城市,也因了人民的坚忍和刚强而迅速崛起。
■事迹回放:
1976年7月28日凌晨,天光闪现、地动城摇,冀东工业城市唐山陷入了无边的浩劫之中。
后来公布的数据显示,唐山大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重伤,酿成迄今为止400多年来世界地震史上最为悲惨的一幕。
有形的唐山消失了。但一个无形的唐山,在废墟中一点点崛起。
◎抗争
灾难甫至,唐山人民自救互救,与灾难抗争,我们甚至能够感觉到它真切的声息。开滦煤矿的5位矿工,他们在漆黑的井底坑道,扒开塌落的矸石,一寸一寸地向外移动,在毫无食物的情况下,靠地下水维持生命,坚持了15天之久。他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资料显示,从废墟中死里逃生的人,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在部队到达之前靠自救和互救脱离险境的。灾难情境中的唐山人没有眼泪,没有哭泣,有的是求生的愿望,很多人甚至来不及淹埋亲人的遗体,就继续去救援他人。
劫后的城市,一派残破。白天烈日暴晒,苍蝇肆虐;夜晚无遮无盖,蚊叮虫咬,还面临着频发的余震的威胁。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唐山人民含悲负重,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一点点地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当地摄影师的照片,记录了唐山地震后城市的变化。
当年参与指挥了抗震抢险的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将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动情地说:这次严峻的考验证明,唐山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是顽强不屈的人民,是能忍受千辛万苦、战胜各种困难的人民,是中华民族的缩影。有了这样的人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将无敌于天下。
◎感恩
岁月易老,真情永存。30年来的唐山,民间一直充盈着感恩的气氛。“寻亲——感恩”,是唐山人民永远的话题。2006年,在本报发起的“寻找30年前废墟上的感动——唐山寻亲”活动中,结下了深情厚谊的唐山人、陕西人、山西人、河南人、山东人……相互寻访,当两地都已是白发人的寻亲者会面的那一瞬间,激动的泪水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山东的寻亲团、山西的寻亲团都回来了,7月27日,陕西当年第一支赴唐医疗队及当年牺牲在唐山的建设者亲属,在合作媒体华商报的组织下,甚至包下一架专机重回唐山。
亲情让人们理解历史,超越灾难;感恩也让唐山的城市品格充满了人文的厚度。在未来的日子里,这种源自唐山民间的感恩,将成为唐山腾飞的底色。
震后的唐山,十年废墟重建,十年拼搏振兴,十年快速发展,以人民的抗震精神为内核的城市人格,成为助推唐山可持续发展的最强劲动力。
■报道影响:
今年6月21日,本报联合搜狐网及全国14家主流都市报,在全国发起“唐山寻亲——寻找30年前废墟上的感动”大型媒体行动。
本报率先推出报道,为这段特殊的情缘搭建起沟通的平台。与此同时,各合作媒体开辟专栏,搜狐网也辟出专区,滚动报道。
一时间,一个以唐山为中心,发散到四面八方的感恩热潮在社会上爆发出来。“感恩的唐山”成了媒体的高频词。山西、山东、陕西分别组织了寻亲团回访唐山,在两地掀起了寻亲与感恩的高潮。
7月22日,本报推出40个版面的纪念特刊。特刊记录灾难本身,还原人性人情;礼赞医护人员、人民解放军;感恩全国人民;展示新唐山的高速发展和“软实力”。此外,本报迟浩田专访、吴良镛专访等重点报道也被网络及其他媒体广泛转载。
■报道回顾:
2006年4月初,本报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报道在冀东版率先推出;6月21日,全省版也开始推出报道。报道一直持续到8月初。
报道主要包括:
专题《我的1976》(冀东版);
专题《寻找30年前的旧迹》(冀东版);
专题《〈唐山大地震〉人物寻踪》(冀东版);
专栏《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之民间记忆》;
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之人物影像》
大型策划报道:《唐山寻亲——寻找30年前的感动》
7月22日纪念特刊:《为了不该忘却的纪念》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