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十二月十四日电对于拆卸旧中环天星码头引起的风波,此间媒体予以关注。今日,多家媒体社评围绕这个话题进行,普遍认为非法方式表达诉求风气不可长,同时指出政府应当从事件中检讨咨询决策机制。
《星岛日报》社评指,今次示威者的行动,得不到普罗市民认同。 但示威者的部分诉求,尤其是保护市民的集体记忆,却亦呼应了不少市民的心声。
约十年前政府提出在中区填海,包括搬迁天星码头,经过层层谘询,虽然社会上也有人感到惋惜,但是要求保持原址的声音并不强烈。如今,新的码头落成了,填海地面规划了公路,地底规划了机铁列车掉头和污水渠通道,动工合约也签好了,最后关头才出现牵一发动全身的抗议要求,大家都会觉得太迟了。
要保留天星码头,愈早发声愈有利。在谘询初期强烈表达意见,可以让政府有较大的转圜余地,回应诉求。如果大家对每样政策初步谘询都没有强烈意见,到政策落实的最后阶段才采取激烈抗议行动,以图扭转结果,并不符合理性成熟的公民社会发展。
《大公报》社评称,拆卸旧天星码头及钟楼,期间已经历过五年时间的谘询讨论。为了解决中环至湾仔、铜锣湾的交通挤塞,兴建中环绕道是唯一可行办法,而工程需要部分填海及拆卸旧天星码头。无可否认,市民对旧天星码头确是有一份亲切感,特别是钟楼上悠扬悦耳的钟声已响鸣了五十年;但是,市民大众都了解到,交通挤塞的问题必须解决,中环寸金尺土,根本已无计可施、无路可走,天星码头虽熟悉,但旧事物还是要给新规划让路;更何况,一座新的天星码头已经在附近建成,市民渡海交通不受影响,新码头设施更优良,亦同样建有一座钟楼,并且录音保留了旧钟楼的钟声,如此“新钟旧鸣”,日后一样可又成为市民美好的集体回忆。
对此,特首曾荫权昨日指出,所有人士在发表意见时一定要持平,要考虑到社会各方面的需要,更需要尊重法纪。
《文汇报》社评认为,长达逾五年的公众谘询期中,对于旧天星码头及钟楼的清拆及搬迁安排,无论社会或立法会,都没有表达明显的反对意见,但到了拆卸码头的最后关头,部分人士却漠视多年谘询共识和公共建设需要,突然以非法方式激烈反对,部分议员亦对挑战法治的行为推波助澜。在此情况下,如果政府满足少数人的要求而停止清拆工程,就会重蹈过去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覆辙。这样,政府的施政就寸步难行,香港基建工程进度更加缓慢。这绝不符合社会整体利益。
(责任编辑:梅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