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军区后勤部某油料仓库,已连续30年安全无事故,多次被评为全军“安全管理先进单位”、“正规化建设达标单位”、“25年以上无等级事故先进单位”等。一个油库的安全防范何以30年万无一失?我们从这个油库的几则故事中不难找出答案:细节决定成败,成功在于严细。
为“一根筋”哨兵撑腰
一天晚上,仓库主任冯子瑜到某库区查库,哨兵一看是主任来了,没有履行登记手续就让他进了库区。冯子瑜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但什么也没说。
一路查下来,库区值班干部见冯子瑜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便很自信地说:“主任,你放心,保证不会有问题。”冯子瑜再也忍不住了:“你以为真的没问题吗?刚才我没登记哨兵就放行?进入库区的第一条规定就是,不管是谁,必须履行登记手续。这条铁规定你们不知道?”值班干部被说得低下了头。
冯子瑜不曾想到,哨兵对批评却不服气,嘟囔道:“都像你这样就好了,可有的干部进库区,不但不登记,还要训人,说什么‘我是谁,你不认识吗?真是一根筋!’这样,我们哪里还敢拦。”党委会上,冯子瑜就这件事说开去:“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如果都觉得自己是领导、是机关干部,就可以不登记,这制度岂不形同虚设。我们就是要为‘一根筋’哨兵撑腰打气!”在他提议下,全库就如何严格门卫制度专门开展了一次学习整顿。
一个灭火器引出的检查
一天,仓库政委姚明章到某库区检查工作,发现有1个灭火器已超过有效期。姚明章问分队干部,怎么不及时更换?分队干部回答说:“我们只负责保管使用,更换工作要由机关业务部门决定。”
姚明章问机关业务部门:“过期灭火器放在那里,岂不就是一个摆设?”机关的同志说,基层没报告。姚明章当即把他的“理”驳了回去:“不要把责任往基层推。这个灭火器已过期个把月了,你们不是对消防器材每半月要进行一次小检查、每一个月进行一次大检查吗,这是怎么查的?”机关的同志无话可说了。
由此,机关展开了一场对“检查”的检查。这一查,那些把检查当成例行公事、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种种表现,一一被摆了出来。大家论危害、挖根源、订措施,促使了安全检查“大变脸”。同时,又给基层明确一条责任:发现问题必须立即报告。如此一来,履行安全检查制度,谁也不敢敷衍了事了。
羽绒服成安全教材
某库区战士李亮,双休日上街买了一件防寒羽绒服,穿在身上觉得美滋滋的。李亮正在兴头上时,却被细心的冯子瑜看到了,他用手一摸,发现布料含有化纤,便对李亮说:“化纤衣料很容易产生静电冒火花,你在油库工作,衣服一旦产生静电碰到汽油,那不得了呀!”听冯子瑜这么一说,李亮吓得脸都白了:“首长,我真不懂这衣服料子是化纤的,也不懂在油库穿化纤衣服有这么大的危险,我马上收起来不穿了。”“好,不知者不为过,不要有思想负担。不过,这件衣服你也别收起来了,给我吧,该多少钱给你多少钱。”
第二天,这件羽绒服出现在全库召开的“防患于未然”教育讲台上。冯子瑜拿着这件衣服检讨说:“有的战士至今还不懂在油库工作不能穿化纤衣服的道理,这说明我们的安全防范教育想得不深、做得不细。”从这次教育开始,全库掀起了“靠知识增强安全系数”的热潮。机关专门编写了《安全防范100问》,发给官兵人手一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