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美国和日本是一对死敌,但很少有人知道,上万名日裔美国人却在遭受歧视的情况下成为了反法西斯战士。
珍珠港事件后遭仇视,日裔美军被迫退役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一时间全美国都在传言:是渗透到美国的日裔“第五纵队”向日军提供了准确情报。 愤怒的美国人都把火气撒在日裔美国人,尤其是在美军中服役的5000名日裔士兵身上。1942年1月,美国战争部正式勒令所有日裔士兵退役。2月19日,罗斯福总统颁布第9066号行政命令,要求在美日本人卖掉房子和生意,到指定地点报到,每个成人只能携带150磅重的行李,每个人和每件行李都有一个标签,他们不再有名字而只有一个号码。然后他们被临时安置在美国中西部地区特别修建的10个“重新安置中心”。美国政府还宣布日籍美国公民为“4C”人员(即“敌侨”),无权服兵役。
在整个二战期间,共有11万日裔美国人(大多数是第二和第三代的日裔美国人)被送进实际上是集中营的“重新安置中心”。他们住在简易木房里,共用浴室,受到24小时监控,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尽管如此,许多人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背诵对美国效忠的宣誓词。
日裔战士重新出山,破译日军绝密电报
随着战局的发展,美国情报机关痛感对日侦察工作的人才匮乏,于是经战争部特批,美国陆军部情报局在1942年初秘密招募了60名日裔美国人,训练他们从事军事情报翻译工作。6个月后,第一批35名毕业生被送到瓜达尔卡纳尔岛前线。至1942年底,美国陆军部在太平洋战线上的四大情报机构——盟军情报翻译分析部、太平洋联合情报中心、太平洋军事情报研究部和东南亚翻译审讯中心都出现了日裔情报员的身影,而整个战争期间总共有1200名日裔情报员为盟军服务。
作为在战争关键时刻出现的关键性人物,日裔情报员的卓越工作不仅体现在日复一日的枯燥工作中,如审讯日本战俘、评估和翻译缴获的各种文件等,还体现在获取具有战略意义的情报上。1943年4月14日,太平洋联合情报中心截获一份日军机密电报,这份电报使用的是日军自诩为“无法破译”的新密码,但由威廉·戈金斯海军上校领导的日裔密码专家组熟谙日文的语法习惯,并对日军各作战单位的战时无线电呼号了如指掌,他们仅仅用了6个小时就破译了密码,洞悉了日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将在4月18日视察布因基地的行程,结果这个策划偷袭珍珠港的“元凶”落入了美军飞机的埋伏圈,最终被击毙在原始丛林里。
此后,日裔情报员继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1944年3月菲律宾海战役发动前,山本五十六的继任者古贺峰一乘坐的飞机在菲律宾坠毁,其携带的战争计划被菲律宾抵抗组织转交给盟军,两名日裔情报员迅速将上述文件译成英文,这些情报后来帮助斯普鲁恩斯将军的舰队在菲律宾海域大败日本联合舰队。
1944年7月,美军在塞班岛缴获了50吨日军情报资料,这些标注着“无军事价值”的资料到了日裔情报员手里却变成无与伦比的财富,他们从中整理出一份“日本军火库存清单”,这为美国陆军第20航空队的B-29轰炸机袭击日本本土的行动提供了准确的目标方位,大大加快了战争进程。
但美军内部仍对这些日裔军人采取一系列保密措施,包括不允许日裔情报员进入海军基地,日裔情报员不得不在附属营地(如废弃的家具储藏库)工作。在战场上,日裔情报员经常被当作日本兵,许多人差点被自己人打死。
日裔美军最先解放罗马城
与此同时,由于一线部队严重缺员,美国陆军部1942年重新审视禁止日裔服役的规定,开始大规模地向日裔美国人征兵,结果光夏威夷日裔就有1万人应召。
1942年11月,完全由日裔组成的第100独立步兵营在北非登陆,成为最早与德军交手的美军之一。1943年9月,他们参加了登陆意大利的战斗,并屡次作为突击队,与精锐的德国伞兵展开白刃战,最终迫使德军缴械投降。第100营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全营1300人只活下来521人。为表彰他们的英勇,美军指挥官克拉克特意安排第100营第一个进入罗马城。另一支日裔部队则一路打到了德国。
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很有感触地对日裔士兵说:“你们不仅要和残酷的敌人作战,还要同偏见战斗,然而你们战胜了这一切。”不过,当日裔美军回到故乡时,才发现他们在战争中的完美表现并没得到认可,许多退伍老兵找不到工作,他们的家甚至还经常被人放火烧掉。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所说,日裔美国人是无辜的,但却被迫替敌人——日本法西斯承担战争责任。陈肇祥
《环球时报》 ( 2006-12-14 第13版 )
(责任编辑:韩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