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 韩洁)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7年我国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对此,财政部新闻发言人张通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稳健财政政策的总体思路可以用16个字概括,即“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2005年以来,在稳健财政政策和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运行继续向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发展。
张通介绍说,从理论上讲,稳健财政政策是相对于扩张性或紧缩性财政政策而言的,其实质就是中性的财政政策,一般是在社会供应总量大体平衡、但结构上有矛盾的情况下实施的。
“2005年中国政府之所以实施稳健财政政策,是因为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一个不同于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新的政策背景。”张通说。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部分地区和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煤电油运偏紧等问题,对此,社会各界对经济局部过热问题表示担心。
张通说,从2004年开始,我国政府逐步调整财政政策的作用方向和力度,在巩固经济发展好的势头的基础上,适当调整长期建设国债规模和优化国债项目资金使用结构,向社会传递出政府合理控制投资的政策信号。
财政部统计显示,2004年以来,我国国债项目资金规模不断缩小,三年分别发行国债项目资金1100亿元、800亿元和600亿元,同时财政预算赤字安排也不断下调,分别为3198亿元、3000亿元、2950亿元。2005年中央财政赤字比上年减少192.3亿元,占GDP比重为1.6%,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张通说,近年来我国财政用于“三农”、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财政部门安排了142亿元资金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有6亿多种粮农民享受到实惠。同时,财政部门还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等事业发展。2006年在西部地区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并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8.88%的县(市、区),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标准均由10元提高到20元。
张通指出,作为稳健财政政策的一部分,财政部门还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政策,逐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稳定。并通过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税收制度,支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张通说,在包括稳健财政政策在内的一系列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各项经济运行指标波幅明显减小,重大比例关系进一步改善。
统计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国经济增长了10.7%,城镇新增就业93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今年9月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242万人、14966万人、11001万人和9447万人,比上年底均有大幅增加。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享有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已经达到2227.2万人。
“由于稳健财政政策实施时间相对较短,所取得的成绩还是阶段性的,相信随着政策措施和调控手段的不断完善,稳健财政政策的效应还将进一步显现。”张通说。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