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纬45°~50°。
这是最适合种植马铃薯的地带,是我国的马铃薯主产区,齐齐哈尔、黑河、绥化部分辖区处于这一地带,被誉为“中国的马铃薯之乡”。在这片热土上,在这个昔日的“薯乡”,一座“薯业之都”正在崛起。
导演这场传奇故事的,是克山农场人。故事的主角,是北大荒马铃薯产业公司。
田间地头成“第一车间”
以前的农户,虽然守着“薯乡”这块风水宝地,却没借上多少光。“薯乡”,始终徘徊在“原字号”边缘,成了地方干部的心病。
缺少龙头企业,是马铃薯打不出原产地的根源。克山农场,在审时度势之后,决定布下制胜的一着棋———组建北大荒马铃薯产业公司。
2005年4月1日,一期工程开工。在农垦总局的鼎力支持下,齐齐哈尔农垦分局举全局之力,投资2.5亿元,进行了一场大会战。不足200天,一个年产5万吨精淀粉的现代化马铃薯加工企业便落成开工,创下全国之最,被誉为“垦区速度”。
这套世界最先进的马铃薯生产线,每小时可“吞掉”90吨马铃薯。为了填饱它的庞大胃口,克山农场创造了“一场两制”———农场与公司的管理层“两个班子,一套人马”,高级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实行外聘。40.8万亩耕地,是克山农场的家底,农场将其全部租赁给薯业公司。
农场场长、公司董事长姜涛一语中的:“此举让田间地头真正变成了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彻底理顺了生产关系。”
十七居民组的马永义前年种了2公顷马铃薯,不但没赚到钱,还赔了3000多块钱。今年,老马跟北大荒马铃薯产业公司承包了30公顷土地种植马铃薯。有公司的订单和最低收购价垫底儿,购买农药化肥还可由薯业公司垫款。小小的土豆,给老马带来了几十万元的回报。
像老马一样的“薯王”,克山农场有200多个。
大规模的马铃薯种植,公司合理安排农户分别种植早、中、晚品种,并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农户利益。进入收获期,10万亩马铃薯的收获和收购存储加工,进行得有条不紊,组织化程度之高,令在场的外国专家叹服中国现代农业的独特魅力。
去克山农场,当地人会指着一个挂着“薯业公司农机服务中心”牌子的大院说:“这里可全是宝贝,种马铃薯全指望它了。来自美国、德国、荷兰等国家、价值高达5000万元的农机具,将这里摆成了一个农机博览会。”
10万亩连片种植安然无恙
克山农场有一位“好邻居”,那就是早已落户克山县的国家马铃薯研究所。农场不但攀上了这棵“高枝”,还与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东北农大、八一农大联姻。一个小农场,竟掷下5000万元巨资,成立了研发中心,在基础研究、品种选育、栽培脱毒方面领先全国。
晚疫病,被称为马铃薯的癌症,薯农称其“以风的速度传播”。所以,马铃薯最忌讳连片种植。今天的克山农场人,决心向这不可逾越的禁区挑战,不仅连片种植,而且在克山农场相对狭小的空间里,竟然种植了10万亩!克山农场人的胆量和气魄,来自它的现代化农业模式。在今年全省马铃薯晚疫病大面积发生的情况下,世界一流的农机和管理,精确的气象和病虫害预报,165架次的飞机航空作业,确保10万亩马铃薯安然无恙,平均亩产达2000公斤,实属奇迹。
北大荒薯业投产当年,一举改变了全国淀粉市场的格局。当时全国精淀粉的总生产能力不过15万吨,而北大荒薯业一家的加工能力就达5万吨,成为全国同业之霸主。
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种植条件和世界最高水平的生产线,北大荒薯业产品优级率达到60%%,一级率达到100%%,全世界绝无仅有。以往,加工马铃薯产生的薯渣随意排放,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北大荒薯业利用薯渣为原料开发出一种生物能源———薯渣碳棒,从而将马铃薯吃干榨净,还能赚1200万元的外快。
小土豆带富周边众乡邻
客商从四面八方涌来,搅热了这个边陲农场本来寒冷的冬天。如今在克山农场,生产线的机器刚刚停止,汽车的马达便开始轰鸣。精淀粉的发运成了重头戏。头上冒着热汗的装卸工小张不无自豪地说:“咱急着往天津发货呢!响当当的康师傅、华龙方便面,现在都大批使用咱克山淀粉了。这下,咱克山淀粉走向全国喽。”
一子落定,满盘皆活。北大荒薯业的建成投产,不仅将克山农场从传统旱作农业的低效益困境中解放出来,更对周边市县的经济产生了极强的拉动。
克山县曙光乡有种植马铃薯的悠久历史,但当地交通基础落后,制约着马铃薯运输和经济发展。不久前,北大荒薯业与曙光乡联姻,曙光乡明年为北大荒薯业种植1万亩马铃薯,作为回报,北大荒薯业负责修一条通乡路。农场与地方,皆大欢喜。
薯业一期工程年需马铃薯原料30万吨,而克山农场目前只能满足20万吨,其余10万吨,则成了令周边市县农民眼热的订单。不仅如此,周边地区的运输业、餐饮娱乐业以及劳务市场、农资市场,也让这小土豆给带火了。
志存高远的克山农场人,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二期工程,其总投资达到56亿元,马铃薯加工能力扩大20倍,达到600万吨,基地带动农民可增加效益8亿元,带动1000万亩耕地轮作,对我省经济的拉动可以预见。届时,北大荒薯业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马铃薯加工集团,克山农场人将实现他们“世界第一”的光荣与梦想。
(黑龙江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