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厦门12月17日电(记者卢志勇 裴闯)上个月,台湾光电企业巨头之一的东元集团,在海峡西岸的厦门正式组建厦门东元光电有限公司,计划在这里投资5000万美元,年产200-300万台液晶电视。短短一两年时间,包括“东元”、“友达”、“中华映管”在内的台湾光电企业四大巨头中的3家已接踵而至,在厦门投下巨资。
一个以厦门市为中心,辐射漳州、泉州、福州乃至整个海峡西岸的光电产业基地即将在这里形成。据了解,仅平板显示器一项,每年在厦门形成的产值规模就可达800-900亿元人民币。
相隔不到几天,厦门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总投资达148亿元人民币的腾龙芳烃年产80万吨PX(对二甲苯)项目和翔鹭石化年产150万吨PTA(纯对苯二甲酸)二期项目在海沧开工兴建。未来两三年内,这两个项目将实现年700亿元人民币的生产规模,厦门将成为世界级的芳烃系列产品制造中心和中国最重要的PTA生产基地。
种种迹象显示,经过25年的建设,厦门已成为“投资乐园”,吸引着数量越来越多、层级越来越高的海内外投资者。
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的厦门土地面积只占福建省的1.3%,人口只占6%,但其GDP、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进出口贸易却分别占福建全省的15.7%、26.6%、24.9%和50%。厦门大学城市管理专家林衍超副教授认为:“北到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厦门已逐步显现出区域中心城市所具有的影响力。”
记者从厦门市统计局了解到,厦门2006年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1160亿元人民币。在以年均超过18%的快速增长25年后,厦门从中国经济版图中无足轻重的海岛小城,崛起为初具雏形的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
1981年厦门特区开工建设时,面积只有2.5平方公里。1984年中央作出决定,厦门特区从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的131平方公里。1989年国务院又批准厦门市所辖的海沧、杏林设立台商投资区,这是大陆首批获准设立的台商投资区。随后,厦门集美台商投资区也获准设立。由此,厦门特区已扩至1569平方公里,形成了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保税区、经济开发区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特区建设带来了厦门经济的起飞。据了解,厦门市的GDP、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从1981年的7.41亿元、10.07亿元、1.95亿元分别预计增长到2006年的1160亿元、2430亿元、268.69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超过18%、24%和22%。
随着“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写进国家“十一五”规划,厦门迎来了吸引更多外来投资、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
不久前福建省公布的《“十一五”临港重化工业发展及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提出,厦门湾将建设成规模总量较大、技术领先、带动作用强的临港工业集聚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中心。
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说,经过25年的建设,厦门特区已经在体制、机制、开放、产业、港口、对台、环境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可望到2010年构建起海峡西岸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航运物流中心、旅游商贸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和对台交流合作前沿平台,基本建成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