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刘东凯赵文)2006年,中国和非洲在国际舞台上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11月,48个非洲国家的代表团、41位非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齐聚北京,出席中非关系史上的首次领导人峰会。 这是非洲领导人在非洲之外进行的最高规格聚会,也是新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国际盛会。
会上,中非领导人共同宣布建立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会后,埃及外长阿布·盖特断言,中非关系将取得巨大飞跃。
文明对话加深政治互信
来到北京的非洲各国领导人受到了最高礼遇。胡锦涛主席在欢迎宴会上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形容中非之间牢不可破的互信和友谊。
在中国人眼中,中非人民始终相互支持,是相互信得过的好朋友。
是非洲帮助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在台湾、人权等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坚定地站在中国一边,是非洲帮助中国赢得了奥运会和世博会的主办权。而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始终坚定地支持非洲国家争取自由解放和民族振兴的斗争,支持非洲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努力,加强与非盟在地区事务中的合作,支持“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从50多年前中非领导人在万隆会议上的第一次握手,到今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从50年前中国与非洲开启外交关系的大门,到今天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从40多年前周恩来总理的首次非洲之行,到今年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在3个月内对非洲的密集访问,中非之间的政治互信不断加深。
相同的历史遭遇将中非紧紧联系在一起,现实的挑战更使得中非之间共同利益在扩大,相互需求在增加。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说:“今天世界经历的深刻变化及由此产生的不公和强权的横行,导致南北裂痕加深,在全球化挑战面前,弱小国家的恐惧和疑虑加重。”
胡锦涛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指出,在新形势下,中非关系不断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国和非洲的发展进步,而且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得到了非洲的积极响应。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中,中非领导人一致强调尊重和维护世界的多样性,不同文明和发展模式应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和谐共存。
尽管某些西方媒体把“维护世界的多样性”的呼声描绘成对西方民主价值观的挑战,但是南非总统姆贝基却在题为《希望从天安门诞生》的署名文章中指出,世界上有些人惧怕全球化进程向有利于贫穷国家的方向发展,把非中伙伴关系的发展视为对其自身私利的威胁。这些人必然会对非中伙伴关系极尽颠倒黑白之能事,把善意说成是险恶用心,企图让极度需要“好朋友,好伙伴和好兄弟”的非洲人民,害怕中国人民伸出的真诚、友谊、伙伴、兄弟之手。
平等互利促进共同繁荣
今天,中国和非洲并肩站在了经济发展、民族振兴的新起点上,双方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双方经贸合作展现出广阔前景,中非经贸额今年有望突破500亿美元。
中国利用非洲丰富资源的同时,也把自身在现代化建设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和实用技术带到非洲,帮助非洲提高自身发展能力。中国将在今后3年内在非洲国家建立3至5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向非洲派遣100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在非洲建立10个有特色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中国的丰产杂交水稻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推广,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据悉,中国的农业专家已开始在非洲进行杂交水稻和玉米的引种试验。
中国在开发非洲市场潜力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本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并为此设立总额达50亿美元的中非发展基金。近年来,中国累计对非投资62.7亿美元,投资项目涉及贸易、生产加工、资源开发、通信、农业等领域。今年11月,1500多名中非企业代表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中非企业家大会,双方签订了19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尽管中国对非贸易存在逆差,但是中国仍然进一步向非洲开放市场,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440多类输华商品给予零关税待遇。
2000多年前,中国先哲孔子就曾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人从古老文明的智慧和近代西方殖民主义的失败教训中懂得,中国和非洲只有共同发展,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双方必须从中非友好大局和彼此长远利益出发,通过友好协商妥善处理合作中出现的新课题、新挑战。因此,温家宝总理在访非时说:“新殖民主义的帽子扣不到中国头上。”
交流互鉴开辟美好未来
中非合作是真诚的。无论是在非洲,还是在其他国际场合,中国领导人反复强调一句话:“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自身还有约2600万农村贫困人口和2100万城镇低保人口,需要与穷朋友们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为自身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正如胡锦涛主席所说:“没有中国和非洲的和平与发展,就没有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今年年初,中国政府发表首个《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把中非友好合作关系长盛不衰的原因归结为真诚相待、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为广大非洲国家提供了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援助。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被非洲人民誉为友谊之路、自由之路。多年来,中国在自身发展尚不平衡的情况下,援助49个非洲国家建成了720多个成套项目,在26个非洲国家承担了58个优惠贷款项目,尽己所能帮助非洲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承诺将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规模增加1倍,再向非洲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进一步免除非洲国家的债务。此前,中国已免除了31个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109亿元人民币的债务。
尽管受到西方反华势力的指责,中国始终坚持对非洲的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中非人民之间的感情是无法割断的。40多年来,中国医疗队走遍了非洲的山山水水,诊治患者1.7亿人次。今后,中国还将为非洲援助30所医院,并提供3亿元人民币无偿援款,用于提供青蒿素药品及设立30个抗疟中心,帮助非洲防治很少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疟疾。
近年来,中非之间人员交流日趋密切,进一步增进了双方人民的友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非洲国家已由17个增加到22个。中国公民因私赴非洲旅行人数成倍增长。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输出国。截至目前,中国已为非洲培训各类人才14600余名,并承诺在今后3年内再为非洲培训15000名。
青年是中非友好的接班人。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承诺向非洲派遣300名青年志愿者;为非洲援助100所农村学校;在2009年之前,向非洲留学生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由目前的每年2000人次增加到4000人次。
今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访非期间专程前往布拉柴维尔中学,与非洲学生联欢。非洲青年踏着激越的鼓点,演绎中国传统的舞龙、舞狮。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新世纪的中国和非洲如同觉醒的巨龙和雄狮,正并肩发力,奔向和平、繁荣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