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11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非洲领导人合影。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刘东凯赵文)2006年,中国和非洲在国际舞台上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11月,48个非洲国家的代表团、41位非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齐聚北京,出席中非关系史上的首次领导人峰会。这是非洲领导人在非洲之外进行的最高规格聚会,也是新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国际盛会。
会上,中非领导人共同宣布建立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会后,埃及外长阿布·盖特断言,中非关系将取得巨大飞跃。
文明对话加深政治互信
来到北京的非洲各国领导人受到了最高礼遇。胡锦涛主席在欢迎宴会上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形容中非之间牢不可破的互信和友谊。
在中国人眼中,中非人民始终相互支持,是相互信得过的好朋友。
是非洲帮助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在台湾、人权等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坚定地站在中国一边,是非洲帮助中国赢得了奥运会和世博会的主办权。而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始终坚定地支持非洲国家争取自由解放和民族振兴的斗争,支持非洲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努力,加强与非盟在地区事务中的合作,支持“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从50多年前中非领导人在万隆会议上的第一次握手,到今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从50年前中国与非洲开启外交关系的大门,到今天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从40多年前周恩来总理的首次非洲之行,到今年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在3个月内对非洲的密集访问,中非之间的政治互信不断加深。
相同的历史遭遇将中非紧紧联系在一起,现实的挑战更使得中非之间共同利益在扩大,相互需求在增加。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说:“今天世界经历的深刻变化及由此产生的不公和强权的横行,导致南北裂痕加深,在全球化挑战面前,弱小国家的恐惧和疑虑加重。”
胡锦涛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指出,在新形势下,中非关系不断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国和非洲的发展进步,而且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得到了非洲的积极响应。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中,中非领导人一致强调尊重和维护世界的多样性,不同文明和发展模式应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和谐共存。
尽管某些西方媒体把“维护世界的多样性”的呼声描绘成对西方民主价值观的挑战,但是南非总统姆贝基却在题为《希望从天安门诞生》的署名文章中指出,世界上有些人惧怕全球化进程向有利于贫穷国家的方向发展,把非中伙伴关系的发展视为对其自身私利的威胁。这些人必然会对非中伙伴关系极尽颠倒黑白之能事,把善意说成是险恶用心,企图让极度需要“好朋友,好伙伴和好兄弟”的非洲人民,害怕中国人民伸出的真诚、友谊、伙伴、兄弟之手。第[1][2][3]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