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新社日惹十二月十七日电
中新社记者 邓卓明 叶小刚
今年五月二十七日,印尼日惹地区发生五点五级地震。由于灾情严重,印尼政府当即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为期三个月。当地华人社团纷纷伸出热情之手,捐建当地校舍,资助灾民恢复生产、生活。他们的义举,得到了当地政府及居民的首肯及赞许。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赈灾重建,日惹灾区的灾后恢复进展到底如何?近日,本社记者跟随华社人士深入受灾最为严重的日惹市班图尔县,了解到华人在重建工作中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以及当地居民工作、生活的现状。
班图尔县位于日惹的南部,离市区大约二十多公里的路程,人口大约八十二万。在日惹华人联谊会陈谋振先生的带领下,我们驱车进入当时地震的震中区。
据陈先生介绍,那次地震班图尔共有四千四百九十二人死亡,幸无华人遇难。尽管华人在当地人口较少,但华人社团仍不遗余力地支援灾区重建。当时正临近端午节,当地华人社团立即取消原定的庆祝活动,并把活动费用捐献给灾区居民。
车离开日惹市区,慢慢南行,记者逐渐感受到地震给灾区带来的损毁。沿途不时见到当地居民在修建房子,搅拌水泥,搬运砖头,搭盖房瓦。也有不少居民已经开始搬进新居,开小店铺、维修摩托车。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日惹最大的幼稚园“PERTIWI”。地震时该校舍开裂,屋檐倒塌。此后一个多月,小朋友们只好在外面露天上课。日惹华人联谊会获悉后,立刻出资,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赶工将其修复。园长告诉我们,维修前教室里大白天光线都很暗。重建后的校舍,崭新、明亮、舒适,以钢筋打箍加固房梁,使其更加坚固了,现在根本看不出曾遭受过损毁的半点痕迹。
幼稚园操场上,小朋友们在欢快地嬉闹、游玩。一个脸蛋圆乎乎的小男孩,看见华社人士过来时,大胆地与我们招手,微笑。这位名叫“蒂马士阿贡”的小男孩,是当地宰相的小孙子。在这所幼稚园,还有许多像他这样的小朋友,他们都是具有苏丹王血统的后代。
班图尔的地震,也牵动了印尼福建福清同乡会华人人士的心。他们捐建的“JARAKAN
NOI”小学,是印尼当地华人社团捐建学校中规模最大的一所,仅土建费用就相当于八十万元人民币。记者在工地看到,新校舍已经上好了房梁,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锯木头、做门柱,挥汗如雨。
莫斯利玛士校长说,新学校预计在明年一、二月份可投入使用。由于校舍得到扩建,启用后可扩大招生至三百多人。尽管目前学生们仍在帐篷里上课,闷热、潮湿、黑暗,地上尚有积水,但莫斯利玛士校长想到新学校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们学校老师都对福清同乡会的帮助表示感谢,太谢谢他们了!”
这一天,记者一行驱车,围绕着班图尔转了整整一圈。热带植物中的村子里,零星地能见到民居,仍能隐约看到一些居民尚暂居于帐篷中。好在由于政府已及时发放了救灾补贴金,村民们都在全力以赴,重建家园。而随同记者前行的华社人士,每到一处,都得到当地居民的称许。他们的慷慨义举,感动了当地居民。华人与当地居民的融合发展,和睦相处,令人倍感欣慰。
印尼梅州会馆捐建的“KEMBALI”学校,今年十一月十五日已开始投入使用。三栋新校舍粉刷一新,与周边居民住宅形成鲜明对比。校长说,学校有三百二十名学生,二十多位老师,其中梅州会馆捐建了十间教室。他说,地震中心是在当地两条河交叉处,其附近有五个镇遭受损失最严重,几乎百分之百全毁。该校也有三名学生在家中遇难。
在学校大门口处,还竖起了一座碑,以感谢印尼梅州会馆的支持,班图尔县长亲笔签名。当地居民感激之情可见一斑。
此前,日惹华人联谊会与泗水《千岛日报》联手发起了赈灾捐助活动。他们把所得的四亿印尼盾善款,用于修建十五所小学与幼稚园。十二月十八日,他们将把款项全部移交给当地政府。陈先生此次也正好顺道去县政府,与当地官员协商移交仪式的相关事项。
在县政府大楼,当班图尔县长沙玛威知道我们来自中国时,愉快、热情地接待了记者一行。交谈中,他对当地华人在是次赈灾重建中的义举,多次竖起大拇指表达谢意。 (责任编辑:梅智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