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72岁的金颖(化名)突然发现,自己银行卡内辛苦积攒的7万余元钱神秘失踪了,眼下的存款只剩下500多元。这个打击顿时让老人懵了。银行方面告诉金颖,一位远在千里之外的叫“刘艳芳”的女子使用金颖的身份证,在该银行深圳华强支行办理了和她同名同姓同类型的卡。 然后,“刘艳芳”在网上转走了银行卡中的绝大部分钱。
金颖昨天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自己在2003年11月办理了一张银行卡,“开户行是某银行的不夜城支行,我亲手办的”。几年来,她七拼八凑,往卡里存放了8万元。“一部分是我房屋转手后的剩余资金,还有一笔是我和老伴的退休金。”金颖说。
由于存款是定期,所以每年11月4日,金颖要去银行再续存1年。金颖说,期间因给女儿治病提取了1万元,卡里还剩下7万余元。
但在今年11月4日,即连续第三次续存时,她发现了意外。“卡里的存款只剩下500多元了。”金颖说,那时候的她立刻懵了。
深圳“克隆”出同名卡
随后,金颖来到开户行交涉,银行调查的结果是,卡内的金额被人在网上转了账。
“当时,银行方面的柜台经理陈先生告诉我,我在深圳也有一张银行卡,但我从未去过那个地方,也没有朋友,事情变得越来越蹊跷。”金颖说。
银行接待人员告诉金颖,办卡人是一名叫“刘艳芳”的女子,她在某银行深圳华强支行办理了一张卡号为9003050400048396的银行卡,持卡人的姓名与金颖无异。
在由金颖提供的该卡对账单上,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注意到,在第一次“试探性”地转走1000元后,“刘艳芳”在今年4月27日通过网上银行将定期储蓄转换成“活期储蓄”,分别转走了共计6万余元。
从对账单上看,“刘艳芳”先后使用在网上“卡卡转账”、ATM机提现等多种取款方式,而取款地点则分别为深圳、杭州和上海。
从今年5月4日以后,嫌疑人停止了取款。
指责银行缺少安全监管
在从深圳方面传来的身份证资料中,细心的金颖发现了细微的差别,““刘艳芳使用了我的假身份证,我的原件发证日期为1986年,包括出生日期、姓名在内,由于版本较老,笔迹为手写,而对方的证件则发放于1995年,其中的个人信息描述基本一致,但在地址一栏中,多了‘闸北区’三个字,而且字体也完全两样。”
在金颖看来,用两张假的身份证“克隆”出一张同名的银行卡,继而通过网络银行实现“卡卡转账”,在整个手续过程中,银行方面难道就不予以核实而无法识别真伪?如果转账中竟然不需要使用身份证,如何确保转账操作者为同一人?
金颖认为,这位实施“卡卡转账”的刘艳芳是个“高手”,但银行方面更应负有安全上的责任。“我把钱放在管家手里,现在钱没了,难道现在要我亲手去抓这个‘刘艳芳’?”金颖责难银行说。
至于自己的个人信息为何会泄漏,金颖表示并不知情。不过她向记者出示了自己的身份证,表示自己从来没有丢失过它。
目前,银行方面给予了对此事的一个书面答复。银行在答复中称,愿意在金颖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前提下,先借部分现金满足一时之需。而银行已书面向总行请示,正等待总行回复。出具人为该银行上海分行办公室,时间是2006年12月8日。
不过,金颖还提供给记者一份未加盖公章、内容相似的书面答复。“他们的第一份答复上,因为开头称的是金女士,又没加盖公章,我让对方修改了一番再给我传过来。”金颖发现,两份答复修改的间隙,事情就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他们按我的要求修改了,但第一份答复原先称总行会在20日给予回复,而在第二份答复中,这一‘承诺’消失了。”
“这让我感到无助。”手里紧握着银行卡的金颖失神地说。
银行说法:克隆事件属个案等待司法鉴定
昨日,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致电该银行的客户服务热线,一位工作人员称,要在该银行实现同一人不同卡之间的网上“卡卡转账”,只需用户将任意一张卡登录“网上银行大众版”界面,注册一个用户名后,仅需追加另一张卡的卡号便可实现网上的“卡卡转账”业务。据悉,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银行方面需要核实的信息是两张卡持有者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据了解,该网上银行的大众版既可以提供简单的查询功能,也可以进行本人不同卡之间的转账业务,而涉及不同持卡人之间的转账业务就必须带上有效身份证去柜台办理网上银行的专业版。
该银行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卡被“克隆”的事件纯属个案。“自我们银行上海分行的网上银行开通以来,这是首次遭遇‘克隆’事件。”该负责人认为,“由于加入了一个USBKEY(安全密钥)的设置,网上银行专业版可以很大程度防止信息泄漏,使得网上操作更安全。而大众版一般仅供持卡人简单的查询,相比之下,安全性降低不少。”
目前,银行方面表示,还在等待司法部门的责任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