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人们盘点中国入世5年来方方面面的时候,传来超市业整合的消息:上海百联集团正通过资本运作,将联华、华联两大超市的资产整合在一起。虽然华联超市资产注入联华超市的一系列法律程序至少需要3个月,毕竟华联翻牌成为联华已经是指日可待。
这是联华超市的又一次大的“冲浪”。前一次大的“冲浪”是在2002年,联华超市斥资2.1亿控股杭州华商集团家友超市,家友翻牌成为联华。起步于1991年的上海联华超市,以直接经营、加盟经营和并购方式,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具备全国网点布局、业态最齐全的零售连锁超市公司,总门店数目已经达到3609家,遍布全国21个省份及直辖市,2005年联华超市以156亿元的销售额居全国零售连锁超市公司首位。联华的快速发展恰恰是在我国入世以后。
我国商贸领域的对外开放早于其他许多行业。1989年,第一家肯德基快餐厅就在上海开业。根据入世承诺,我国于2004年取消了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数量等方面的限制。仅2005年一年,商务部就批准设立了1027家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管理、信息、采购优势,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百安居等一批跨国零售业巨头的进入,对本土商业企业形成了直接冲击。尽管在国内不少城市,“一家外资大卖场开业,方圆5公里内多家国有商业企业破产”的现象曾重复上演,但是,一批企业在竞争中成长,联华超市就是他们中的代表。5年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首次公布“中国连锁百强企业”名单,联华超市以140亿元的年销售额列第一;5年后,名单上年销售规模超过140亿元的企业达到13家;连锁经营在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已经超过10%;“连锁百强”的年均销售额从16亿元增加到70亿元以上,增长了3倍多。联华超市“掌门人”王宗南坦言,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竞争对手杀到家门口,也等于把学习的机会送到了你面前。因此,外资进入在带来激烈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营销技术,大大推进了中国商业的现代化进程。事实正是如此,5年来的“连锁百强”名单里,本土商业企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但是,我们万不可沾沾自喜,直面现实,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盈利能力,国内连锁超市与跨国零售业连锁巨头的差距仍然非常大——2005年沃尔玛全球的销售额达到3124亿美元;(下转第2版)
(紧接第1版)沃尔玛的净利润率为3.3%,家乐福的净利润率也在3%以上,联华超市的净利润率为1.5%,全国连锁超市的平均净利润率则为1%。
商务部有关官员近日表示,未来几年,我国将继续鼓励大型本土零售企业并购、重组,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进一步规范市场环境,解决内外资企业平等竞争等问题。上海百联集团整合联华、华联,可以看做是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用市场的手段做大做强企业的一个事例。
这个事例至少告诉我们,不仅仅是超市业,其他行业同样如此:过了WTO保护期,竞争的压力将更大,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如何采用并购、重组等市场手段做大做强,是企业不得不考虑的战略问题。“欲识潮头高几许”,除了冲浪,还有什么更好的法子?
对于企业来说,有作为才有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