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沪粤深支票今起互通
银行支票支付首次突破地域限制,异地使用支票金额上限为50万元
深圳商报记者李钦
本报讯近期试点成功的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CIS)“拆除”了国内支票的地域藩篱。 从今日起,京、津、冀、沪、粤、深圳六地支票将可互通支付,中国支票支付的地域限制就此终结。
据人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有关人士介绍,实现银行支票跨地区流动后,深圳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签发的支票可以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河北等省市使用,同样这些省市签出的支票也可以在深圳使用。这六省市之间支票的互相通用,为彼此间的贸易和支付结算提供了便利。
支票提示付款期仍为10天
根据央行的有关规定,支票全国通用后,出票人签发的支票凭证不变,支票的提示付款期仍为10天;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向企业和个人出售支票时,应在支票票面记载付款银行的12位银行机构代码;为促进异地支票业务健康发展,防范支付风险,异地使用支票的金额上限为50万元。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受理异地使用的支票时,应认真审查支票是否记载银行机构代码并确认支票金额在规定限额之内。对于超过规定限额的支付,收、付款人可约定采用其他支付方式。
据悉,支票实现跨地区支付后,其资金可在“T+2”时间内到账。
据统计,2005年度我国共签发支票约18亿笔,金额约350万亿元。但由于种种限制,长期以来,我国的支票基本上只能在同城范围内使用。跨区域经济往来中,人们只能选择汇兑、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甚至现金等支付方式,缺乏灵活性和便利性,而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CIS)的建立则为支票“全流通”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美国以及欧、亚许多国家均已在票据清算中实现了支票影像交换。
明年6月实现“一票在手走遍神州”
2005年,央行率先在深圳进行基于影像技术的票据清算试点,取得了圆满成功。深圳人行有关人士表示,目前深圳范围内10万元金额以下的支票全部实现了取代实物支票的影像清算。今年2月,央行决定建设基于影像技术的、覆盖全国的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并将于2007年6月底前完成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在全国的建设推广,届时支票将可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实现“一票在手,走遍神州”。
所谓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CIS),是运用影像技术将实物支票转换为支票影像信息,通过电脑和网络将影像信息传递至出票人开户银行提示付款的业务处理系统,它是央行继大、小额支付系统建成后的又一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其定位于处理银行机构跨行和行内的支票影像信息交换,其资金清算通过央行覆盖全国的小额支付系统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