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健耿诺)昨天距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还有600天,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交流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国务委员、北京奥组委第一副主席陈至立出席并启动“同心结”交流活动。 市委副书记、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王岐山主持仪式。
刘淇、陈至立共同触摸五彩球,在中小学生的欢呼声中,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交流活动正式启动。“同心结”交流活动旨在促进北京市中小学生与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所在地青少年的交流,努力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心愿,共同追求“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理想。这项活动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支持。
刘淇在讲话中指出,奥林匹克运动一直倡导体育、教育和文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不断追求身体、精神和意志和谐发展的教育理想,始终坚定体育为世界和谐发展服务的运动宗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奥运会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影响。为了充分利用举办奥运会的契机,传播奥林匹克知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世界青少年的友好交流,北京奥组委与国家教育部共同制定了《北京“2008”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正在全国4亿青少年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并在全国建设和命名了556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刘淇指出,“同心结”活动是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筹备和举办期间最具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这项活动将有利于拓展青少年的全球视野,使他们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有利于我们与全世界的朋友共同分享东方文明成果;有利于营造奥运会热烈友好人文环境,使各国运动员在北京体验宾至如归的感觉,感受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它将成为北京奥运会宝贵人文遗产的一部分。刘淇希望,“同心结”学校珍惜荣誉,精心组织教育和交流活动,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做出贡献。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介绍了“同心结”交流活动情况。她说,目前,根据学校报名情况,确定了二百余所北京地区的中小学为“同心结”学校,这些学校将与各国家或地区奥委会和残奥委会建立结对联系,并与结对国家或地区的一所学校建立“结对学校”的关系。
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英国使馆文化参赞沙利文分别代表“同心结”学校和结对国家表达了架起友谊桥梁、共建和谐世界的心愿。刘敬民、赵凤桐、蒋效愚、汤小泉、程天权、孔泉等有关方面领导出席仪式。部分国家驻华使节和200多所“同心结”学校的师生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RJ215
“同心结”交流活动
目前,在学校报名的基础上,北京市确定了二百余所中小学参加“同心结”交流活动。这些学校将与各国或地区奥委会和残奥委会建立结对联系。根据活动安排,在奥运会开幕前,“同心结”学校学生将学习和了解结对国家或地区的语言、文化、历史、地理、风俗、礼仪等知识,开展与结对学校的交流活动;进入赛时阶段,“同心结”学校师生代表将参加奥运村欢迎仪式,到赛场为结对的国家或地区的体育代表团加油助威,邀请运动员到学校参观,开展联谊活动等。RJ215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