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作为了解社会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决策者的重视。近几年来,出现了不少迅速反映民情、反映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变化的调查报告,值2006年岁末,本刊特辟专栏“调查报告选粹”,介绍几份今年发布的颇具影响的社会调查报告。 ——编者
《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社会科学院蓝皮书。报告从居民生活质量、社会心态等不同层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中国社会的改革现状和社会各领域发展及变迁,呈现出三方面主要特点:突出了“新的历史起点”的主题;关注非营利性事业部门的改革方向和道路;关注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的生活状况。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初先后两次对农民工问题作出的重要批示,由国务院研究室牵头组织“农民工问题调研和文件起草组”,中央和国务院17个部门参与调查研究工作。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正在发生三大转变: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
《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课题组针对中国目前博客市场的规模、潜力和存在问题等方面做了深入调查,调查表明中国博客4年增长30倍,目前博客作者达到1748.5万人,但超过70%的为“睡眠博客”(平均一个月更新不到一次)。“睡眠博客”的存在,对互联网络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十一五”改革关节点调查》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发布。调查显示“十一五”开局之年,改革将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影响改革推进的主要因素是既得利益者的阻挠;改革中存在的最突出的矛盾和主要问题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是“十一五”期间改革的重中之重。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颁布,是第一部就当前中国社会语言使用实际状态进行描写、分析、预测的年度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媒体使用的高频汉字更新加快,网络用语增长趋缓。我国的语言生活总体健康和谐,其特点是主体性与多样化并存。《2006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中国社会科学院蓝皮书。报告指出,中国人才浪费严重,七成知识分子走在“过劳死”的边缘。中国的人才竞争力较弱,在世界属第三层次。北京、上海、广东分居全国31个省市区的人才竞争力前三位。
《北京拾荒大军现状与管理对策》
北京社会科学院公布。调查发现目前北京有30万拾荒者,他们一年能从北京捡走30亿元;贫穷是前往北京拾荒的主要原因;拾荒者中青年占76%;另外,夫妻共同来拾荒也是值得关注的现象。(如辉)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