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小伙得怪病铜渗透到血液中
本报讯 大量的铜沉积在人体全身会带来什么?骨瘦如柴、口齿不清、突然性的昏倒,唐龚宁——这个原本是武警战士的壮小伙,遭遇了这一切。而他的母亲黄六云背着23岁的儿子五年来走遍湖南、广东、安徽、北京四个省市大大小小的医院。 四个月前,他们来到深圳。昨日,黄六云与记者取得联系:“我相信深圳市民会给我们帮助。”
他的身体不能排铜
唐龚宁1983年10月1日出生于湖南永州市双牌县泷泊镇城关一组。2001年6月,在某武警支队服役的他突然发病晕倒,送院后初诊为甲亢,但疗效不佳。2002年2月份,医院将他转到北京某医院,治疗几月后依然不见起色,原来65公斤的体重急剧下降到了不到40公斤。
“在北京医院治疗三个月后,他的状况是不会吃饭,不会走路,不会睡觉,不会语言交流。他整天想自杀:跳楼、撞墙、撞玻璃窗,所有的办法他都用过了。”黄六云说。
2003年6月,在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唐龚宁被确诊患有罕见的“肝豆状核变性”。“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铜代谢障碍性遗传疾病。由于病人肌体不能排铜,大量铜沉积在人体全身尤其是肝脏及大脑豆状核。”该院主任医师王副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国内还鲜见此病的治疗报告,该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笔不少的医疗费用。
由于经济压力,治疗一直断断续续,到2005年3月,唐龚宁身体内的铜已经渗透到了血液中,仅能进食流质食物,昏倒的次数越来越多,每次昏倒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为给儿子治病,黄六云卖掉家中的房子,欠下了30多万元债务。
母亲背儿子四处求医
在求医途中,唐龚宁的病常常突然发作,昏倒在地,每到这时,除了靠自己瘦弱的身体顽强地背着儿子继续前行外,黄六云别无他法。“儿子很心疼我,经常挣扎着腾出一只手来给我擦汗。”漫漫求医路上,母子俩就这样相依为命地一步一挪寻找渺茫的希望。
“实际上,我并不孤单,帮助唐龚宁的好心人数都数不清。”黄六云从随身携带的一个破破烂烂的手提袋里摸出两个小本子,打开,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一笔笔的爱心捐款。她还告诉记者,观澜和龙华一些企业和单位得悉他们的情况之后,都愿意提供帮助,她想等筹到足够的医疗费,就把儿子带回安徽去治疗。庄树雄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