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文化报·新文化网】
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关注 性教育年龄段6岁最佳
新闻提示 长春市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从12月6日成立,十几天来,咨询者超过了700人,其中未成年人和家长各占一半。 青少年和家长们被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惑着。
关键词·性心理
案例
13岁单亲男孩看黄碟
长春市民王女士半年前发现13岁的儿子小壮在家看黄碟,她把儿子狠狠地骂了一顿。没想到那天,她又发现儿子看黄碟。“这可怎么办啊!孩子这么小就学坏,是不是有心理问题啊?”王女士在咨询电话里哭出了声。
王女士说,小壮的爸爸去世早,这么多年她一个人拉扯孩子,历尽艰辛,望子成龙,如今看到儿子“不学好”,又气又急。
点评
这是青春期正常现象
心理医生李知说,不该将孩子对两性知识的渴望和成人的不道德行为联系起来,其实,一般男孩十二三岁、女孩十一二岁就进入了青春期,这个时期,孩子开始出现第二性征,如男孩子长出胡须、喉结;另一方面,孩子的性心理上也开始萌动,表现为对异性好奇,想了解异性。
但在传统的观念下,很少有家长会和孩子谈“性”,学校开设的生理课,碰到关于“性”的话题时,老师也多半跳过去不讲。孩子没有获得性知识的渠道,只能通过其他手段获取。正确的做法是,告诉孩子:“想了解这方面知识很正常。”并帮孩子找一些资料进行正确引导。
提示
从6岁开始性教育最佳
李知说,从心理学角度,6岁是接受性健康教育的最佳起始时期。这时孩子的性观念未被社会一些不良影响扭曲,及早普及正确的性观念和科学的生理知识,会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要选择适当时机,如洗澡、睡觉前等,很自然地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尤其是要孩子认识到生殖器官与人体其他器官一样并不神秘。
当孩子提出有关性方面的疑问时,父母不应回避,宜用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言语及方式予以解答,使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解决和满足。
关键词·逆反心理
案例
与老师和家长“作对”
“我孩子现在对老师和家长有抵触情绪,不爱上课!”长春市民李先生一脸愁云地走进干预中心。半年前的一天,李先生11岁的儿子李刚回到家里,很生气地说:“爸爸!我们班老师偏心眼,我烦她!”
原来当天,有两个同学同时迟到了,老师对学习较好的同学只说了声“注意点”,就让进教室了。但却将成绩较差的学生挡在了门口,批评了很长时间。这让小刚心理很不是滋味。“我以后再也不听她话了!”李刚说。
“那怎么行?老师说得也对啊!成绩不好还来晚,能行吗?”李先生当时想都没想,就将儿子一顿批。李刚当时没出声。但李先生发现几次月考中,儿子的成绩明显下滑,而且老师说,一向很听话的李刚上课专搞小动作,上班主任的课还起哄。
老师几次找到李先生,让他开导开导孩子,但儿子现在对他也是横眉冷对。他骂过儿子、打过儿子,但都没用。
点评
家长训斥式教育不对
李知认为这位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太正确。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仅是衣食的供给者,还应该是孩子心理上的朋友。因为孩子没有社会经验、没有经历过挫折,因此认知上很片面、不成熟,看问题容易偏执。
李先生首先应该肯定孩子的看法,然后告诉他老师也是人,也会有缺点。并帮助孩子回忆老师对同学好的事儿,比如关心有病的孩子,给孩子补课等。让孩子在心理上重新接纳老师。而不应该是训斥式教育。还要让孩子懂得,对老师的尊重并不等于认为老师做的都对,对老师有意见应该向老师提出来,只是需要讲究一些策略,最好是在事后找老师谈心,说明实情,消除误会。
提示
赞扬比批评效果要好
李知说,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孩子是很愿意将学校的见闻和自己的想法说给家长听的,但多数家长不是因为忙,没认真倾听,就是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呵斥孩子,这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要知道,肯定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言语很容易鼓舞孩子,而一句否定、一句批评往往会深深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打击孩子的信心,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
关键词·“变态”心理
案例
初三女孩往墙上摔猫
初三女孩珊珊的妈妈对女儿的行为感到忧虑。据她讲,珊珊养了一只猫两只鸟,其中一只鸟被猫偷偷吃掉了,珊珊知道后,拎起猫尾巴使劲地往墙上摔,一次、两次、三次……直到把猫摔得奄奄一息,剩下那只小鸟也最终也没能逃脱噩运被珊珊残忍地用刀给开了膛……
点评
孩子虐待动物是发泄
了解珊珊家的状况后,李知分析认为,由于珊珊父母常年在外地做生意,珊珊从小在奶奶家长大,爷爷奶奶在物质上尽可能满足珊珊的要求,但在精神上却很少与她沟通,双方没有共同语言;而在学校,珊珊总喜欢化浓妆,打扮得很成人化,因此并不被老师和同学喜欢,几乎交不到朋友。
人需要一种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珊珊都得不到,平时不满的情绪找不到发泄的渠道。虐待小动物的行为可能是其发泄心中郁闷、缓解紧张情绪的一种方式。这种情神压力也让孩子无法以正确的心理状态对待事物,最终演变成压力下的情绪爆发。
提示
纠正“怪癖”试试这些办法
纠正孩子虐待小动物的“怪癖”,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查找造成这种不良行为的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去减轻、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对孩子多些关心和爱护。不仅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如学习方面的困难、同学之间的交往、个性发展的需要等。
适当使用奖惩手段矫正不良行为。对少数虐待动物成“癖”的孩子,可以给予批评教育,使他们明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始终要做孩子的朋友,学校和家长的目光不能只停留在优等生的身上,而是要更加关注问题孩子。(文中少年均为化名) 本报记者 杨益 王璇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