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遵义采访,对无意中接触到的一些人和信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很多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市民,都不约而同地向记者表达同样的感受,说这几年遵义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市民生活更加和谐、舒适和愉快;对遵义名扬遐迩并不断提升的红色知名度,多数干部群众除了自豪感,更多地还有一种加快发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用他们的话就是努力“把遵义市建设成为与遵义知名度和影响力相称的城市”;今年,素有“黔北粮仓”美誉的遵义市因农业灾情严重,粮食产量比上年减产近20%,而年终盘点,遵义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仍以高于12%的速度高速增长……这些看似无关的信息背后,似乎都与“三化一强”这个在当地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有着密切关联。 怀着好奇和探究的心理,记者采访了遵义市委书记傅传耀。
记者:傅书记,遵义经济对全省经济这个大盘子历来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我们注意到,遵义不同诉求的城乡群众普遍认为,市委、市政府5年前提出的“三化一强”战略,切合遵义实际、符合群众利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并驾齐驱,把遵义带入历史上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城乡互动强、人民受惠多的时期之一。当时做出这个决策是基于一种怎样的考虑?
傅传耀:2001年,在遵义市第二次党代会上,我们作出了“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的“三化一强”战略部署。
1997年,遵义撤地设市,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在贯彻落实市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三大历史任务”过程中,遵义经历了关闭“五小”,调减烤烟计划和税率等令当时财政税收骤然吃紧的时期,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健康运行,在大项目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上拉开了局面,并为后来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发展机遇打下了基础。世纪之初的遵义,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发展,应该朝什么样的目标奋斗?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市人民必须做出的抉择。在理论工作者和一线建设者的双双推动下,决策机构用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深化市情认识,得出3条基本结论:
撤地设市,发展空间的扩展不等于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功能的增强,“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并未改变;工业薄弱,规模小效益低,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尚待激活;农村基础较好,但产业结构传统单一,农民收入长期徘徊不前。
记者:检验一项决策的成功与否,最高的评判者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我们在遵义已经听到了来自市民的肯定的回答。同时,我们也希望能看到有“不说话的数字”来佐证“三化一强”实施的效果
傅传耀:“三化一强”实施的5年,正是西部大开发“五年打基础”的时期,遵义的发展战略与中央的重大决策协调一致、同频共振,无疑更有利于遵义发挥优势、对接政策、乘势而上。全市上下抢抓机遇不放松,一心一意谋发展,总量在做大,实力在做强,基础在做牢,经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新世纪的开篇工作有可圈可点之处:5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跨300亿、400亿两个大关,年均增速为12.6%左右,预计2006年可达到460亿元以上,比2000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连上30亿、40亿、50亿、60亿、70亿5个台阶,达到72.2亿元,年均增长2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85%和4.97%。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22:42:36,二、三产业比重上升11.8个百分点,全市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的初始阶段。
记者:遵义市是有着14个县(区、市)、740万人口的“大农村小城市”,推进城镇化的工作任务艰巨,但近几年城镇化率迅速提高,令人瞩目。
傅传耀:遵义市城镇化扎实推进,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我们按照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把城市品牌创建作为载体,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县城和建制镇为重点,实行城镇建设非均衡推进。目前,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达250平方公里,一批县城发生明显的地域扩张和人口集聚变化,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3.4%。中心城区面积扩大到46.8平方公里,人口70万。围绕“城在绿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山水园林城市定位,重点实施了湘江河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旧城改造、小街小巷改造、城市干道及供水管网改造等工程,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和现代城市景观相互映衬。旅游业与第三产业互相拉动、快速成长,一批体育文化场馆、购物中心、星级酒店的建成,方便了市民生活、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殊荣。县城和一批重点集镇建设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重,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个性特色逐步凸显,“酒都”、“茶海”、“诗乡”、“竹乡”,美名远播。
同时,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遵义师范学院和遵义职业技术学院、遵义中医药高等专科学院的申办成功,使我市本科院校增加到两所、专科院校增加到三所;城区公办高中增加和部分中学扩容,优化了教育结构,提高了教育质量;遵医附院改造,遵义医院扩建以及医疗保险的扩面,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进,使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记者:遵义是我省的传统工业基地,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过去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很多人看来更多的是困难和挑战。而遵义市却以全新的思路扭住工业经济不放松,工业化取得显著成效,工业经济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亮点有哪些?
傅传耀:我们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破在项目”的思路,工业经济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经济对GDP的贡献超过三分之一,工业企业税收占到全市财政总收入8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5%,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达60亿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明显成果,市、县属国有企业改革实现“两个百分之百”,退出了竞争性行业,上市企业达到5家。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被改造或淘汰,一批传统产业得以改造提升,一批新兴支柱产业和企业正在成长,初步形成了水火互济的能源基地、矿冶结合的原材料基地、多元发展的化工基地、基本配套的机电基地、立足资源的制药基地、特色鲜明的食品加工“六大基地”。
能源工业迅速壮大,鸭溪火电厂、习水火电厂、乌江渡水电站扩容工程、道真鱼塘电站相继建成投产,构皮滩水电站和一大批小水电站正在建设,二郎火电厂、桐梓火电厂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如果没有新的情况,到2010年全市总装机容量可从目前的300多万千瓦增加到1100万千瓦。国酒茅台实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万吨茅台”的夙愿,新增一万吨茅台技改工程已着手实施。卷烟生产能力已达到50万大箱,产品结构得到提升。依托贵州海尔、0六一基地、长征电器基地、天义电工及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机电工业健康发展。依托百花等知名药业企业和忠庄药业园区,一批新药相继开发。“老村长”、“老干妈”、“新宇竹业”等龙头企业的牵引,正在建设的湄潭食品工业园区和规划布局中的外高桥食品工业小区,为食品工业注入了活力。冶金、化工、建材等产业健康发展,赤天化集团、遵义碱厂等通过改组改造,实力大为增强。钢绳连上10万吨、20万吨两个台阶,海绵钛生产能力达到万吨水平、正向两万吨的目标迈进,黔北20万吨/年竹浆林纸一体化项目正在顺利施工中,80万吨/年氧化铝项目、40万吨/年电解铝有序推进。“六大百亿行业(企业)集团”的打造有了良好开端,“六大标志性工程”正在奋力推进。
记者:说到遵义的农业产业化,您肯定有很深感受,因为遵义农业一直都是我省的排头兵,出了不少的先进经验。近几年遵义创建的“四在农家”活动,被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好模式在全国推广。很想听您介绍一下遵义农业产业化的新情况。
傅传耀:遵义农业产业化在过去基础上又迈出坚实步伐,农村经济活力明显增强。我们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努力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从商品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先进科技运用、深化农村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五个方面,着力打造名酒、名烟、名竹、名茶、名椒、中药、畜牧“七大产业”,启动“六个一百”工程,农业区域布局初步完成。
在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销售上,目前全市已有200多万亩竹料和竹笋基地,32万亩茶叶基地,65万亩商品辣椒基地,67万亩商品蔬菜基地,近80万亩中药材基地,30多万亩高粱基地,养殖业基地迅速扩大;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解决就业8000多人;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60个,会员9.5万余人,组织市场营销额近10亿元,带动农户60多万户。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间的良性互动,不仅促进了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改变了农民几千年只种粮油、产业单一的传统观念和做法,激发了创业致富热情。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力度随之加大,有100多万人常年或间断式转入非农产业。在科技推广上,坚持农业适用技术“五突破”,重点推进“四种工程”,农产品产量稳定、品质优良,湄潭“茅贡”珠光米、凤冈富锌富硒有机茶、外三元生猪等走俏市场,特别是自主研发的“遵糯一号”玉米,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以乡乡通油路为标志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以水泊渡水库和湄凤余灌区为代表的水利设施建设,加大了解决工程性缺水的力度;以赤水河流域300里竹廊建设和退耕还林为代表的生态建设效果显著;以“两基”提前达标,“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为标志,农村教育取得重大突破;以“四在农家”、“平安村寨”为载体的和谐社会建设,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以“撤区并村”为主的行政体制改革,静悄悄地撤销了乡镇近千个派出机构———“管理区”,全市4987个行政村合并为1743个,整合了资源,减少了干部,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平稳推进。落实国家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一步到位,结束了农民交“皇粮国税”的历史。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缓解了近150万农民看病难问题。完成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逐步推进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创造性地实行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村官“海选”、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等,促进了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记者:“三化一强”的确成为了遵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推进器。
傅传耀:“三化”建设成功带动一批强县强镇快速崛起,省列建强县已达5个,市列建强县4个、建强镇35个,建设经济强市的基础逐步夯实。
记者:能谈谈实施“三化一强”5年来,您最大的感受和启示吗?
傅传耀:事非经过不知难,事非经过不知甜。回眸“三化一强”5年历程,有3点启示值得记取:
重大战略务必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集思广益、充分酝酿,这是成事之基。“三化一强”是民主决策的结果,市二次党代会报告,从调查研究到报告定稿历时半年多,参与调查研究、草拟初稿、讨论修改和审议的有数千人,参与者之众前所未有。“三化一强”是科学决策的结果,包含了对市情认识的再深化,对国家战略的再吃透,对周边发展态势的再分析,还注重了对国外发展趋势、发展道路、发展理念的研究和借鉴。“三化一强”是依法决策的结果,整个形成过程始终处于市委领导之下,并按程序提请人民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进行了协商,提请人大常委会和部分人大代表讨论。民主、科学、依法三个环节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全盘工作起步良好。
重大战略一经决策,务必坚定不移、锲而不舍、一抓到底———排难攻关、迎难而上,这是成事之路。“三化一强”战略诞生的过程是一个思想交锋与统一的过程。有的基层干部认为作为农业大市,提工业化太遥远,有的认为在农民占人口总数80%的条件下,搞城镇化不现实。经过党代表大会的激烈争论后,大会批准了这一战略。方针既定,一以贯之、狠抓落实。市委专门召开全会一化一化地研究,分管的同志和相关部门又再细化。工业化方面随后提出了建设“六大基地”、培育“六个百亿行业(企业)集团”、实施“六个标志性工程”;农业产业化方面提出了培育畜、竹、药“三大主导产业”、实施“六个一百”工程;城镇化方面提出打造承载一百万人口的中心城区框架,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城镇化率每年增加两个百分点的具体目标。为让广大干部认识更加统一,市委加大了对干部的培训力度,既派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熟悉市情,又选送干部到外地参观考察、挂职学习,探寻他山之石。今天“三化一强”取得的成就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分线作战、持之以恒抓落实的结果。
重大战略务必以重大项目作支撑———研究项目、储备项目、实施项目,这是成事之本。“三化一强”,不是停于口头、止于文件的时髦口号,而是立足遵义实际、须从蓝图走进现实的重大决策。项目落地,战略意图才有所依附;项目建成并投产,战略意图才得以实现。重大战略就是一系列项目落实、建成并获益的综合过程,有项目支撑的战略是实实在在的战略,没有项目支撑的产业是泡沫产业。如果没有万里路这样大的改造项目,没有“国家园林城市”创建等载体,没有汇川大道等骨干道路的延伸,没有汇川文化体育中心等几大标志性工程,没有像仁怀、习水、正安、桐梓等县城那样明显的变化,城镇化将苍白无力。如果没有百万亩造竹和黔北竹浆林纸一体化项目,没有“老干妈”辣椒食品加工企业的落户,没有百花、联盛等药业的兴起,农业产业化就是一句空话。如果没有构皮滩电站的建设,没有80万吨/年氧化铝的开工,没有茅台第二个万吨技改项目上马,没有一批上市公司、大型企业的支撑,工业化也只是空中楼阁。正是因为我们抢抓机遇,千方百计争上了一大批项目,构建和谐遵义才有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5年奋斗的硕果将遵义推上一个新起点。面对新一个5年的到来,市委提出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培育创新型城市、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市的“三新一强”战略目标,这无疑是对“三化一强”战略思想的坚持、深化和发展,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富时代特征、更符遵义实际的具体措施。
作者:刘庆鹰 赵拴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