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后人咋跑到罗江来了哦?”昨天上午,一名自驾游的成都市民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称,范氏后裔为什么会迁居德阳罗江,这个范家大院到底是不是范氏子孙的聚居地?接到电话后,记者怀着好奇心赶往罗江。
老人翻家谱
“我是第38代传人”
昨日,记者从罗江县城出发,驱车十多分钟便来到御营镇,场镇口往左不到2公里便是范家大院,穿过一个小侧门就进入了大院,大院四四方方,镂空石木构件,典型的川西民居。 据介绍,范家大院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建于清朝雍正年间,10个天井,大院并非经过几代人多年修建而成,而是一次性建成,由此,不难想象范家当时的显赫和昌盛。
记者来到北面一个天井时,73岁的范荣燮老人正在轻声朗读先祖范仲淹流传千古的名篇《岳阳楼记》,他是目前范家大院里年龄最大的范氏后裔之一。听说记者来访,行动不便的老人起身下床,拿着一本翻印的范氏家谱说:“我们就是范仲淹的后人哦,我是第38代传人。”据了解,这本家谱是从清代光绪年间开始记录的,上面清楚地写有一世祖范仲淹(文正公),而且还有范仲淹的画像。
家谱记载
范氏后裔雍正年间入川
据史书记载,范仲淹是江苏吴县(今苏州)人,那么,他的后代为什么会出现在川西平原一个小镇上呢?据御营范氏家谱记载,清朝雍正丁未年春,范氏后人范养源带领家人从广东省嘉应州兴宁县入川。养源公来到罗江后,种粮食贩酒,家业慢慢发达。养源公的孙子和重孙两代接替家业,耗费了庞大的财力物力,共同修建了这座规模巨大的范家大院,希望范家后人能够在这里世代兴旺。
在范家大院的堂屋内供奉着范氏先祖的牌位,正中写着“文正家声”四字,旁边是范仲淹父子画像。74岁的范增茂家里还珍藏着一块长约50厘米、宽约12厘米的木牌,正面朱漆涂底,上刻饰有金粉的阳文楷书,内容为“始祖范公讳仲淹谥文正神位”,这正是范氏族人供奉的先祖———范仲淹神位。
范荣燮告诉记者,御营所有范氏族人自小都被告知,他们是范仲淹的后人。从小就被父亲要求背诵《岳阳楼记》、《渔家傲》等范仲淹的经典诗文,以示不忘先祖。范氏族人每年都要举行春分祭祖会,来自各地的范氏族人同聚范家大院,祭祀先祖,场面非常壮观。
院中有院
大院共有5个四合院
记者注意到,范家大院是一个大的四合院,正中间是一个500多平方米的院坝,坝子四周有排水沟,雨再大,站在坝子中间都不会湿脚,过去,家族人就在坝子里举行大型活动。大院正中是中堂屋,两百平方米大小,为家族议事的地方。与大院中堂屋隔天井相通的是上堂屋,这里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从香火的供奉中可以感受到族人感怀先祖的那份情思。
范氏族人日常起居的正房,呈南北走向一字排开,由5个四合院组成。每个四合院内是一个100平方米大小的天井,天井四周是睡房、书房、客厅、厨房、厕所等大小用途不同的10个房间,有南北过道与其他院落相通。小天井里正房朝东方向建有后门,可通后院。天井两侧是厢房,厢房门窗镂空雕花,是当年族人活动时分别安排男宾女客休息的地方。当年范家等级分明,厢房供佣人、佃客居住以及用来储存粮食、存放物品,厢房后面有马厩、猪圈和专供下人使用的厕所,从残留下来的石基脚、石基柱、四合院里的蓄水池、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排水系统,可以看出,当年的设计和建筑水准很高。
待解之谜
范家大院为何没正门
据介绍,发现范家大院是在1987年,当时,任罗江文物普查组组长的刘国梁和同事们在罗江进行文物普查时,无意间走进了御营镇这个范家大院。在川西民居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刘国梁感觉到这不是一般意义的院子:范家大院院落并排,设计合理,每个院子紧密相连,分割又相当巧妙,彼此来往非常便利,每个院落有很强的独立性和私密性,不会互相影响,这也许就是范氏族人能一直举族而居的原因之一。
令人奇怪的是,按照正常情况,一个宅院的大门应该修在外墙正中间,而范家大院只在左右两侧有两个小门,那么,通向大门的路到哪里去了呢?难道这里没有大门吗?范氏后人说,大院原来有正门,但从未开过。
对此,刘国梁百思不得其解,“范家大院为何不开大门呢?”刘国梁认为,范家大院应该有正门,而且是四个,叫龙门,因为当年居住在这里的是四户范氏后裔,他们同在一个大院又分家独过,所以各家都有自己的大门,但从整体庞大的规模上来看,各家的大门与大院并不匹配。
走在空荡荡的大院里,记者不免生出许多感叹。200多年来岁月的洗礼已让大院斑驳凋零,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坚守着这个深宅大院。他们在大院里过着宁静的生活,用祖先的故事鼓励后人自强奋进。不时有外来人出现在范家大院里,好奇地打听范家后人的生活。每当这个时候,院子里的老人们就会翻出家谱,向来人讲述祖辈的荣光。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罗江将恢复范家大院的清代风貌。
文/图记者苏定伟
德阳新闻热线0838-8926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