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切般的经济适用房回购政策在争议声中偃旗息鼓,但这并不意味着围绕着经济适用房的问题已经全部解决。而接下来,经济适用房的产权归属,或许正面临一次重大变革。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未来的销售型经济适用房很可能将由政府和购房者共享产权,这意味着日后的经济适用房将不再完全成为新购房者个人名下之物。 记者获悉,有关部门上周已经将上述构想形成两份方案上报国务院,正在等待批复。这一举措,很可能将是经济适用房向租售并举过渡的准备。知情人士透露,上述方案建议,未来新建经济适用房的产权制度应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调整。对于销售型经济适用房,应以政府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土地、财政等综合投入为标准,划定相应比例,而后由政府和购房者共享产权,与此顺应,政府可以行使自身拥有的与产权相匹配的权力。
意在解决退出机制
2006年7~9月间,由建设部和国家发改委牵头,多个相关部委联合组成了调研小组,对全国近20个大型城市现有的住房保障情况进行了调研。一位参与此次调研的专家表示,经济适用房的“退出机制”应该成为租赁型经济适用房的来源一些经济适用房的购买者,在经济实力提升之后,通过梯级置换购买新房,形成退出机制。目前的问题在于,这种退出是通过存量房市场实现,即经济适用房“退出”之后,流入了商品房的体系,而未留在住房保障体系当中。《中国经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