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库农田种“黄金”,万寿菊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王雁摄
12月18日。辽中县刘二堡镇蒲河村。
年近六旬的村党支部书记肇恒斌自豪地说:“咱村靠养貉这一项,就成了全县的首富村!”他的身后是一排排貉笼、村民们灿烂的笑容和一串串数字:全村饲养乌苏里貉150多户,养殖种貉1万多只,年饲养量达6万多只,纯收入达900多万元,全村户均存款达10万元以上,年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一个并无明显区位和资源优势的远郊村,只因“一业”就提前进入“小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出成果。
新思路,创新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沈阳市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应该如何走?市委、市政府从市情与城乡发展状况出发,提出了发展“一村一业、一乡一业、多乡一业乃至一县一业”的县域经济工作思路。同时,把经济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今年全市各区县(市)共确定发展10个经济区,率先启动的新民市大民屯蔬菜、辽中县刘二堡特种养殖、东陵区树莓、苏家屯葡萄酒产业等4个试点经济区的规划基本完成;沈北新区怪坡观光旅游、于洪区“三莓”、新民市前当堡淡水鱼及公主屯优质蛋鸡养殖、法库县孟家万寿菊和康平县肉鹅养殖产业6个经济区的规划也着手启动。“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是我市在经济区建设的原则。2007年我市还将继续加大推进经济区建设力度,2008年则再规划建设第二批农业经济区,初步形成以经济区建设为支撑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加大投入,支撑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投入是基本保证。近年来,我市经济建设快速增长,也为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提供了保证。
据测算,今年市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农村各项事业经费,比上年增长11.7%%;农业部门加大农村新型能源推广普及力度,新建成“四位一体”户用沼气池1500个,新建、扩建7个秸秆气化站,增加3300户燃气用户;建设部门投入1.6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实施32个试点村庄的环境治理和16个试点镇的公共设施建设。
编制了27个试点村的建设规划和环境治理规划,完成了10个重点启动村的环境整治任务;林业部门以“绿色村庄”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村庄绿化,今冬将植树1000万株;交通部门投入6.1亿元,修建了沈闫线等37条县级公路、黑老线等35条乡级公路、黄联线等273条村级公路,是我市历史上农村公路投资、建设规模最大的一年;教育部门投入近3亿元,新建2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投入1380万元用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卫生部门筹资总额达到10688万元,提高“参合”农民补贴标准,比去年提高近一倍,使沈阳市农民每人筹资标准最低达到50元,“参合”农民210万人,参合率达到农业常住人口的91%%,超过了省里规定的70%%标准。
县域经济,奠基新农村建设
发展县域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我市抓住了县域经济这个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市已形成专业村284个、专业乡45个、主导产业区33个。今年市委、市政府又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补充意见》,赋予8个县(市)郊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加快了县域经济发展。预计到年末,沈阳市农村新上规模以上工业项目103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7个、农产品加工龙头项目174个;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4.9亿元,同比增长16.3%%;实际利用外资完成6.54亿美元,同比增长42.8%%;农村出口创汇完成6.05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其中农产品出口一亿美元,同比增长16.6%%;农村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1.8亿元,同比增长37.3%%。
富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的。我市开展的富民增收工程,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富民经济小区建设。在2005年全市发展各类富民小区3237个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发展富民小区1775个,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科技兴农、兴村,是我市富民增收的另一个主要手段。今年,全市农村新品种覆盖率达到95%%、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40项新技术,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52万亩,推广应用新机具1000多台套,全过程农业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820万亩;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高产、优质、高效经济作物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360万亩;畜牧业产值将达到135亿元;花卉种植面积达到9万亩,比去年增长3万亩;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35.2万人。预计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5700元左右,增长12%%以上。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全面完成了土地确权到户,全市36个村完成了股份合作制改革。发展规范的乡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95个,农民经纪人队伍达4.6万人,进一步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本报记者杜争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