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汽油不得“与民争粮”发改委急查“玉米加工”真面目
侯利红
针对今年以来部分地区发展生物乙醇燃料的过热倾向和盲目势头,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坚持“因地制宜,非粮为主”等原则发展生物乙醇燃料。
昨天,新华社消息显示,国家发改委还下发了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不得盲目发展玉米加工乙醇能力,还要对玉米加工项目进行清理。
“不与民争食”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攀升和资源的日渐趋紧,全球燃料乙醇需求不断扩大。今年以来,各地积极要求发展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建设燃料乙醇项目的热情空前高涨。
“有些地方甚至大量采用玉米等粮食作物来作为原料,这无疑对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昨天,国家发改委工业司的一位官员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据介绍,中国以生物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能源发展已开展5年。截止到今年一季度,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省及湖北、河北、山东、江苏部分地区已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替代普通无铅汽油。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巴西、美国之后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和应用国。国家批准建设的4个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试点项目,已形成每年102万吨的生产能力。乙醇汽油消费量已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20%。
按照相关规划,到2020年,中国发展燃料乙醇的目标是达到1500万吨,这对原料供应提出了一个大难题。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对本报记者表示:“刚开始起步时,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是陈化粮,现在逐渐开始采用麦秸秆、木薯等,但其成本高于陈化粮。”
“要努力实现原料多元化,发展燃料乙醇绝不能走与粮食争地的路子。”中国工程院院士汪燮卿建议,应结合国情选择丘陵坡地种植富含淀粉的木薯、红薯,为2020年后燃料乙醇工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严格项目核准
昨天,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表示,今年以来,一些地区随即出现产业过热倾向和盲目发展势头。目前,以生物燃料乙醇或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等名目提出的意向建设生产能力已超过千万吨。
为此,两部委要求,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需经国家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十五”期间建设的4家以消化陈化粮为主的燃料乙醇生产企业,未经国家核准不得增加产能。
今后,在发展生物燃料乙醇产业上,发改委将通过7项举措加强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如实行“统一规划,业主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拔投资主体,防止一哄而上。
凡违规审批和擅自开工建设的,不得享受燃料乙醇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造成经济损失的将依据相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的责任。非定点企业生产和供应燃料乙醇的,以及燃料乙醇定点企业未经国家批准,擅自扩大生产规模,擅自购买定点外企业乙醇的行为,一律不给予财政补贴,有关职能部门将依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清理玉米加工项目
即将出台的《生物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以及相关产业政策明确提出,要坚持“因地制宜,非粮为主”的发展原则,未来国家将重点支持以薯类、甜高粱及纤维资源等非粮原料产业发展。
因此,国家发改委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不得以玉米加工为名,违规建设生物燃料乙醇项目,盲目扩大玉米加工能力,也不得以建设燃料乙醇项目为名,盲目发展玉米加工乙醇能力。
“立即暂停核准和备案玉米加工项目,并对在建和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针对本地区玉米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产品结构等进行一次认真清理,检查项目建设土地审查、环境评价、银行承诺等配套条件落实情况,如发现存在违规行为,要严肃查处,同时将查处结果及有关情况尽快上报。 (责任编辑:李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