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
编者按:连日来,不少读者打进本报电话向记者倾诉了居住之苦,内容包括小区人员混杂、治安差、噪音巨大等方面。经了解得知,这些诉苦的业主多为25岁~35岁居住小户型的年轻人,他们以长期居家为目的。 此外,记者了解发现,市场的日益饱和也让不少在售小户型楼盘遇到了销售瓶颈。而与这一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像上层·建筑这样的两房社区,一经亮相便倍受购房者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居家型的年轻主流群体。上周六,上层建筑的路牌广告开始出现在市区主干道,其上层·建筑,人生独立宣言的广告语让不少购房者侧目。今日,上层·建筑又重拳出击,抢占了本报小全版口岸,以终结成都小户杂居时代的大标震撼示人。这到底是怎样一个两房社区?成都小户居住出现了什么状况?上层建筑凭什么终结小户杂居时代?
《成都晚报》近日将连续推出《上层·建筑,终结成都小户杂居时代》系列报道,帮助购房者全面了解成都小户居住现状,分析成都小户居住的发展趋势,同时,揭开上层建筑两房主场社区的真实面目,为年轻主流人群提供一个置业参考。今日,本报推出《上层·建筑,终结成都小户杂居时代》系列报道之一--《成都小户居住现状大调查》。
调查对象:城市小户
调查时间:2006年12月15日~12月18日
调查地点:小户居住的小区
(包括××印象、××新城、××苑、××东方、××家等)
小户群体素描:
小户与小户型有着本质的区别。专业人士表示,小户型指的是面积较小的房子,小户指的是人口数量较小的家庭,通常情况下家庭人口为2~3人,一般居住在小户型公寓里或者单位的宿舍里,他们渴望着拥有独立的家。
事实上,小户是每一座城市的主流群体,主要成员年龄多在25岁~35岁之间。他们有的刚刚脱离学校和父母开始独立,对生活和工作都满怀憧憬;他们有的则刚刚到了而立之年,开始担负起一家之主的责任。他们经历的正是每一个具有责任感勇于独立处世的人所必需经历的,他们是支撑整座城市蓬勃发展的年轻主流群体。
小户的主要居家场所
小户型楼盘:这是小户居住最集中的地方。小户型面积较小,总价相对较低,这也是多数刚刚进入社会不久,积蓄不多的年轻购房者选择购买小户型楼盘的重要原因。然而多数小户型楼盘小区面积较小,居住户数却非常多,居住密度、公摊都很大。此外,其户型缺陷也很多。通廊式的结构让其采光通风均受严重影响。如××家楼盘的户型仅有一个采光口,户型也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卧室与客厅融为一体,厨房也不过是入户过道侧一个狭窄的操作台。
单位宿舍:事实上,时下有很多刚成家不久的小户都居住在单位分配的宿舍里,俗称鸳鸯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户型结构的住宅与单位宿舍十分相似,可以说是其演变的产物。同样的单间设计、同样的板式结构,不同的是当今小户型的价格高高在上,而单位宿舍却属于福利房性质。
大社区里的小户型: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上千户的大型社区里,小户型大多分布于小区的边角位置。其原因一般都是由于开发商需要足够的容积率或者在某个角落已容不下100平方米的大户,才会考虑到修一个套型小的房子来充数。这样的小户居家场所且不说几乎没有景观可言,采光通风、噪音灰尘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小户的邻居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一类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活动圈子,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城市年轻一族除了同事和分散各地的同学外,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所谓圈子决定院子,这与他们的居住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小户型多用来投资,投资者往往将其出租,导致居住小户型的居民流动性比较大,居住人群也较为嘈杂。住在××新城的业主小张很无奈地向记者表示,左邻右舍每天都在变,电梯内对视的眼神都是陌生的,日租房、酒店式公寓……总是不断有人在搬家。这种由于居住者的流动性而带来的不稳定性,注定了小户型楼盘很难形成社区的居住氛围和文化。这往往让居住其中的小户们缺乏家的感觉,没有归属感,更难有熟识的邻居和朋友。
而在一些大社区里,社区的主流业主并非年轻一族,因此小户们即使拥有固定的邻居,却也由于年龄、家庭结构、成长环境等不同而难以与之结成好朋友。
小户的居家配套
作为一个独立的家庭,小户应该有独立的家庭活动;作为一个城市的主流群体,小户应该能便捷地享受都市生活。但是,目前很多小户却由于居住环境的局限,丧失了很多本不该丧失的生活享受。
小户型楼盘几乎没有小区环境,社区配套更谈不上。小区面积小,加上投资性和过渡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其不过是一个睡觉的地方。被贴满各种出租广告和挂上酒店式公寓招牌的建筑墙面,让业主感觉每天走进的是一家家酒店而不是自己的家。
大社区里的小户能够享受到大社区的景观和相应配套设施,但由于自己的户型所在位置较偏,却往往面临着进出社区路程远,公交站牌到家的距离更远的尴尬。此外,由于自己并非社区主流业主,老年活动室、幼儿园等社区配套并不适合自己。
小户的居住期盼
小户型楼盘的热销、大社区里小户套型的抢手,都证明了小户已经成为购房的主流人群,而居家型的两房住宅并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市场上根本没有一个两房主场社区出现。
在调查中,有85%的小户表示,希望拥有既紧凑又舒适的两房户型,采光通风良好,有独立的厨房和客厅,纯居住社区,无商业干扰,品质高,区位好。这样的数据也在今年地产系年度1号作品--《2006年成都楼市需求与期盼指数调查报告》中得已印证。报告中显示,有70%以上的购房者倾向于购买两房户型的高品质社区。在归纳梳理小户们的居住期盼时,记者发现,他们所期盼的居住社区与近日强势亮相的新盘--上层·建筑的项目特点和倡导理念竟不谋而合。在调查过程中,还有不少小户直接将上层·建筑作为自己的理想置业目标。
事实上,从前段时间花样年·花郡、颐和家园等大量供应两房户型楼盘的热销可以看出,购房者对于两房户型的需求相当强烈,市场潜力非常大。上层·建筑的开发商--四川博远置业,不仅早就有了这样的意识,并看到了这样的趋势,提前作出了打造两房主场社区的项目规划。对此,有专业人士表示,上层·建筑的出现无疑是成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产物,是提高众多年轻主流人群、小户家庭生活品质的作品。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打造和购买像上层·建筑这样的两房主场社区将是未来数年内的市场主流趋势,同时也意味着成都年轻小户即将进入两房居住时代。
·记者观察·
小户杂居时代到了该结束的时候
有人说,城市年轻主流长期过着小户杂居生活,纵观成都楼市,为城市年轻主流量身打造得专属社区少之又少。的确,小户型楼盘10年历史,已成为房产投资的一种符号,而不是居住产品;而散布于大社区的零星小户型,似乎只是常被冷落的配角,有的还显得与社区主角格格不入。事实证明,对于城市年轻主流的消费需求,开发商挖掘得还不够充分,从居住的角度看,远远不能满足小户居住的期望。纯居住、两房主场、紧凑舒适的产品定位直指城市年轻主流,以上层建筑为代表的项目的出现,无疑给当下的成都楼市来了一次有力的冲击。它颠覆了传统小户型楼盘惟投资者是从的弊病,也扭转了住大社区的小户型享受大社区配套的置业观点,它的横空出世,似乎给予楼市这样一个暗示:小户杂居时代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下期精彩预告·
城市年轻主流为何呼唤两房居住?成都楼市为何将进入两房开发时代,是政策调控所至还是市场竞争所迫?上层建筑又是怎样赢得了城市年轻主流的青睐?敬请关注本报下周五推出的《上层建筑,终结成都小户杂居时代》系列报道之二--《成都楼市进入两房居住时代》。
记者 梁乃丹 唐姗姗 |